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漫话闽南传统民居营造:起大厝,传技艺

来源: 2021-09-29 10:43

文 / 《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千百年来闽南人对居住的无数次探索与经验总结,精湛的技艺所营造的闽南传统建筑展现了闽南人对社会、宗族、自我价值等方面的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红砖红墙、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栩栩如生的石木雕、色彩艳丽的彩画、泥塑和剪瓷雕等元素,组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创造出这些建筑的工匠们大多数都没有留下姓名,后人亦不知其生平,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徒之间的口授心传,营造技艺得以不断发展并留存下来,随着离开闽南,迁徙他乡的闽南移民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源起中原,博采众长

相传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始于唐五代,原本生活在中原的汉人迁入当时的闽越地区,他们带去了中原建筑的营造技术,并仿照故乡的建筑样式,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来建造房屋, 其中最为独特的是俗称“皇宫起”的宫殿式大厝。据说是因为闽王王审知特许宠妃在她的家乡惠安按照宫殿规制建房,之后便引得民间争相仿效,使得从惠安至泉州一带陆续出现相仿的宫殿式民居建筑,这种建筑样式逐渐在闽南地区得到了普及。

宋元时期,泉州的海洋贸易交流频繁,来自亚、欧、非各大洲的商船时常在刺桐港靠岸,带来了琳琅满目的新奇商品;还有许多外国商人定居泉州,兴建了众多异域风格的建筑,包括民居、寺院、教堂等,那些外来的营造技法、装饰艺术也被当地的工匠采纳,融入传统的营造技艺当中。这一时期闽南建筑开始广泛地运用红砖红瓦,也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明清时期,传统的营造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地工匠还善于“变废为宝”,将一些建筑废弃材料譬如石块、贝壳、土块砖等加以改造应用,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形式,“出砖入石”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同时闽南大厝的规制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出现了三开间、五开间、七开间等不同规格,宅院内部布局日趋精细,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需求。

清末至民国时期,大量闽南人远渡重洋拼搏,带回了南洋、西洋的建筑技艺以及建筑文化,在传统的“四合院”形制之外,闽南地区出现了一批融合了中西风格的洋楼、带有南洋特色的侨楼,新的营造技术再次丰富了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内容,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时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了闽南地区独有的营造技艺风格正是这一地区在长期发展中,不断融合中原文化、外来文化,最终形成闽南文化的一个缩影。

 

分工协作,各展技艺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发展的背后,是一套完善的工匠组织以及工种分类在运作。主要的工种包括:大木作、细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及堆剪作,而负责各项工作的工匠称谓便是在工种后缀以“师傅”之名。

建造一栋闽南传统民居,是一场不同工匠之间的接力,其间有诸多讲究。首先在营造之前,需要风水师相地并选定开工、上梁、谢土等相关仪式的时间。进入营造阶段,大木作师傅要进行总设计、估料估价、安排施工时间以及组织施工班子,同时要开始制作构件。与此同时,负责石作、大木作以及泥水作的师傅分别进行筑基安砛、定磉立柱的制作,现场的安装定位由大木作师傅与泥水匠共同完成。

当完成建筑内大部分的构架制作和上架安装后,要举行上梁仪式。之后开始对建筑内构件的进一步制作与安装,这一阶段需要负责大木作、细木作、雕花作、泥水作和石作的师傅分别进行,主要是雕刻、安装木构件,砌筑墙体及安装石作裙堵等等。负责泥水作和石作的师傅还要完成基面的铺设,包括室内地板砖、山墙面贴砖,还有台基、井口以及大埕各处的条石板。

紧接着便是铺瓦筑脊和剪粘堆塑阶段,泥水匠和堆剪师傅针对建筑屋脊、屋身、山墙等处进行装饰,例如用建筑的边角料做成的剪瓷雕;待完成这些工作后,油漆师傅才会出场,他负责在建筑的灯梁、中脊、大门以及凿井处进行彩绘,让整栋建筑呈现出光彩富丽;进行到这一步,整个建筑的营造也进入尾声,负责细木作的师傅可以准备制作配套的家具,闽南家庭还需要安放神龛,用于供奉祖先和神明。

 

传入台湾,几经创新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随着闽南人的迁徙传播到台湾,在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变化。在清中期之前,当地的营造更多还是仰赖闽南、潮汕地区的工匠师傅,材料也多是从原乡运输,清中期以后才陆续培养了本土的工匠,并采用本土的建筑材料进行房屋建造,一种“台湾式”的大厝逐渐形成。

由于台湾四面临海,时常遭遇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工匠在建造房屋时,抗震性是首要考量的因素,因此台湾大厝的营造一般不使用土块砖来砌筑墙体,针对比较容易受损的墙角处,选择用砖、石进行特殊处理。随着迁入台湾的各地移民增多,身怀不同营造技艺的工匠在相互交流借鉴的过程中,令台湾当地的民居建筑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除了台湾本岛,金门也是闽南移民选择迁徙的地点,尤其是来自泉州、漳州两地的闽南人,他们通常以单姓氏宗亲族人自发组成聚落。他们带去的是较为成熟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还有手艺精湛的工匠,因此在金门当下的传统聚落里,还能见到大量漳泉风格的传统闽南建筑,本地工匠代代相传的营造技法与法则,其源头基本都来自漳泉两地。

金门本地工匠在遵循传统的同时,根据当地居住需求也做出灵活处理,例如民居基本形态就出现衍生的类型,比如在二落大厝、三盖廊的左或右侧,加建一列房间使正面成为四开间,称之为“单、双突规”。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金门传统民居另有许多“趋吉避凶”的小物件,其中最具金门地域特色的就是风狮爷。它们没有固定的造型,不过一般都是圆眼凸出,龇咧大嘴的狮子,金门人将其视为辟邪的图腾,虽然它们多数被竖立在聚落郊外,不过在一些建筑里还是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比如珠山聚落屋顶上常见泥塑的小风狮爷,琼林聚落蔡氏家庙嵌镶在墙内的风狮爷,它们化身为建筑的保护神,庇佑居住在里面的人。由此可见,经过长期的实践,台湾在继承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之外,也逐渐总结出新的营造技法,创造出展现其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



参考文献:

1、丁聪辉《闽南宋江阵对台传播及其发展》

2、陈美者《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初探》

3、陈顺和,《匠心独运:析闽台传统民居空间衍化与营造技艺之传承》

4、蒋钦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