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解封后的武汉见闻

来源: 2021-10-25 12:58

文/图 郭志华


2020年48日,市民在武汉市江汉区吉庆街一带逛街游玩。


2020年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历经76天的艰难“抗疫”,江城武汉“重启”。 记者于4月8日清晨6时许抵达武汉市武昌火车站,行走在武汉大街小巷、公交地铁,用镜头定格下解封后武汉的复苏情景,试图讲述这座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故事。

(该作品获得第十届台海重大新闻类铜奖)

2020年48日,武汉,市民在武昌江滩一带晨练。


2020年4月8日晚,圆月当空,灯火璀璨。


2020年49日,武汉大学凌波门,市民在东湖一带钓鱼。

2020年4月9日,市民在武汉户部巷内品尝热干面,与其身旁墙壁彩绘相映成趣。


2020年49日,两位市民购买完早市蔬菜后搭乘公家车回家。

2020年49日,市民带着孩子在武汉东湖绿道一带踏青游玩。


对话获奖者:行走武汉 见证一场春天的到来



文/《台海》杂志见习记者 张铮


《台海》:介绍下拍摄缘起。

郭志华:2020年4月7日下午3点多,我接到了拍摄正能量图片故事的任务,但压根儿没想到拍摄武汉解封的选题。坐在公交车上的我正为选题发愁,手机弹窗显示4月8日凌晨武汉解封,微博上人们的热议和新华社发表的图片使我备受启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打开了购票软件,一看还真有票,便立马买下了当晚7点多的火车票。回到家后,我迅速整理行李就动身前往武汉了。

《台海》:您花费了多长时间拍摄这组照片?拍摄路线是怎样规划的?

郭志华:我在武汉停留了大约3天时间。没有详细的路线规划,使用过公交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但最主要的还是靠双脚。有一个数字是最好的例证,我从8日清晨6点10分走出武昌火车站,到8日晚11点59分,一天的微信运动步数有37000多步。恰恰是因为这样随心、随境、偶遇、邂逅的奇妙行走状态,让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都值得我放慢节奏去定格。

《台海》:武汉历经76天才解封,您拍摄这组照片时,心情如何?

郭志华:从一碗热干面里,我的心情与当地人实现了同频——暖心与释然。来到这座抗疫的英雄城市,我拿着相机,透过早饭、超市、景区、公交车……这一切朴素至极的画面,看到了背后无数人共同战疫的努力。这座受到重创的城市,依然散发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十分打动我的。

《台海》:在拍摄过程中,哪个场景令您印象深刻?

郭志华:我出生在黄河岸边的山东滨州,从小就喜欢黄河的气势与形态,对母亲河有深深的眷恋和情怀。由于之前的采访,我有幸领略了南京的长江风采,所以一到九省通衢的武汉,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长江岸边,在这里看到了许多晨练、钓鱼的人,这是我武汉之行的第一站,也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台海》:解封后的场景非常多,您总共拍摄了多少张?分享下这组作品的编辑思路。

郭志华:一张32G的储存卡都拍满了,总数超过9000张。之前,我聆听过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任悦、大众日报视觉总监孙京涛、浙江传媒学院美术馆馆长傅拥军等人的图片编辑的讲座,把在讲座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了我的武汉之行里。我抱着体验的心境,一边行走一边观察,根据创作提纲,对画面进行筛选和完善。大致的图片编辑思路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为切口,通过一日的晨练、早饭、晒衣服为起点,再到见面打招呼、江边钓鱼、公园小憩等生活化场景,最后以武汉繁华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为结尾,在起承转合中,展现武汉人的抗疫精神。

《台海》:在这8张照片里,您最满意哪一张?为什么?

郭志华:我最喜欢江边钓鱼的那幅,是我在公交车上偶然抓拍到的。画面大面积运用了前景的遮挡,呈现乱中有序、黑白反差的压抑氛围,但一点不妨碍观者的视野,其中心点——白色衣服的钓鱼人,一下子成了视线的中心,树与人相映成趣,折射出了生活姿态与休闲的生活。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