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交棒

来源: 2021-12-22 09:26

/《台海》杂志主编 年月


尽管隔着海峡分居二十多年,这对父子的交棒却显得水到渠成,儿子蔡明家对父亲蔡献永在厦门的事业,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情感上,都是十分认同的。从为接棒踏波而来的那刻起,他就感觉厦门的泥土特别黏人,“台湾反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13年后的今天,他表示若要回台湾生活他会很犹豫的。

厦门特区建设40年,蔡献永在厦门生活工作33年。这33年对他们父子而言,可以分成两段,前面20年,蔡献永在厦门打拼,蔡明家在台湾求学和工作; 后面13年,蔡明家也定居厦门,开始为接棒做准备。

前面20年,蔡明家虽然与父亲分隔两岸,但对父亲在厦门的创业故事却耳熟能详,是父亲的故事滋养了他对厦门的情感、催生了他对厦门的梦想,呼唤着他有朝一日来续写传奇。

其实,作为第一批到厦门投资的台商,蔡献永并不顺利,首次投资以失败告终,但他并不甘心。让他义无返顾再次投资厦门的动力,除了台商爱拼才会赢的秉性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厦门对台企的优渥政策及政府效能。“我在台湾真的没办法碰到这么好的机会!”他对妻儿说,于是妻子也跟着他来到厦门开始第二次创业,留下蔡明家兄弟在台湾求学。

1991年,蔡献永夫妇在厦门创办了瑞恺工业有限公司,从事印刷行业,并大获成功。自此,蔡明家就经常往返两岸,2008年,正式到厦门定居,2015年,正式接捧。

与蔡明家隔海遥望父亲创业背影从而追随而来所不同的是,王冠杰在七岁时就和时年十岁的姐姐王乃仙,与父母一起来到厦门。第一次前往厦门的情景,尽管已过26年,但在姐弟俩的记忆中还清晰如昨,“爸爸妈妈牵着我们的手,从台中坐大巴到台北,搭乘飞机抵达香港后,又立即转机飞抵厦门。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当年的厦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虽然比不上彼时的台中,但海上花园,却朵朵花开笑迎这对一路颠簸的姐弟俩,26年过去了,那份温馨始终深藏在心底,温暖着他们的人生。

“爸爸妈妈在中山公园旁租了一幢别墅,楼上住人,楼下办公。我们与员工亲如一家,爸妈很忙,连家长会,都是公司里的大姐姐去帮我们开的。”初到厦门时,王乃仙姐弟俩就读于公园小学。而今,这对在厦门求学成长起来的姐弟,也实现了对父亲王培旺的顺利接棒,姐姐成为台湾两岸情经贸交流协会秘书长,弟弟则是台湾尊品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这两样都是父亲王培旺在厦门耕耘二十多年的主业。

壮士也难逃暮年。

第一批到厦门创业的台商而今大都实现了交棒。交棒看似瞬间,实则长久的累积。累积本领,累积情感,更累积互信。在培养接班人方面,老台商各出奇招,但不管侧重于哪一点,方向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让二代或三代台商,看到了继续在厦门深耕的希望。

比如蔡献永父子,父亲蔡献永即使在早期投资失败时,都坚信,厦门能给他的机会,是台湾所不能给的; 同样,儿子蔡明家对厦门的信心也是坚如磐石,特别是在遭遇新冠疫情时,公司业绩下滑了40%,厦门相关部门释出了很多优惠政策,蔡氏父子对我们细数到,银行的利息减半、员工的医保社保减半、水电费也减半,“对我们这些企业的帮忙真的非常大,我们非常感激。”

守业更需创新。

接棒的台商二代或三代,都坦言他们面临的挑战超过父辈。早期来厦门的台商,大部分以传统行业为主,现在,传统行业若不求新求变,就很可能无以为续。但若创新成功,便是凤凰涅槃。蔡明家接棒的印刷业够传统了吧,但他却把纸盒包装做到年营业额1200万美元,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有一外国品牌家具,与蔡明家合作,提的要求却是希望蔡明家他们能设计出中国风的纸盒包装,因为西方社会正流行中国风。

这又一次击中了蔡氏父子的内心,的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