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台湾陶艺家张桂维 因茶而生,一盏结出两地果

来源: 2024-05-21 09:07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图/受访者提供


在斗茶之风兴盛的宋代,产自福建建阳的深色茶盏备受青睐,而今在闽台两地依然有不少陶艺家沉醉于建盏独特的魅力,他们在延续一脉相承的制作技艺的同时,尝试探索建盏更多的可能性。

在一座茂林修竹环绕的庭园内,八九位文士围坐桌旁谈天论地,旁侧的小桌和茶床上,整齐摆放着茶盏、盏托、茶瓯等茶器,一位童子手持长柄茶杓,正专注地将点好的茶汤盛入茶盏内。观宋徽宗所绘的《文会图》,今人得以一窥宋人品茗的雅致场景,画中所描绘的黑釉茶盏正是建盏,虽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沉寂,但随着两岸建盏手艺人的交流,建盏再度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张桂维尝试烧制的金曜油滴茶盏。

“盏”现中式美学

2023年6月,台湾陶艺家张桂维带领十多位年轻的台湾陶艺家到福建建阳参加第三届闽台青年(建阳)茶盏文化节,“我们从厦门搭乘高铁到武夷南站,车开出福州后便进入山区,俯瞰而下的是在山谷间交错复杂的铁公路网,震撼了我带来的这些年轻人。”抵达建阳后的张桂维一行人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在这片诞生了建盏的土地上,早已汇聚众多来自两岸的茶商、茶人及陶艺家,现场既开设了宋代点茶的体验课程,还举办两岸青年建盏拉坯竞赛,两岸建盏手艺人得以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共同探寻茶盏文化。

文化节上,张桂维还被聘任为“茶盏文化交流联谊使者”,他在过去十年间,几乎每年都受邀前往建阳进行茶盏文化的交流。就他个人而言,对建盏萌生兴趣,源于曾经的工作经历:2005年之前,张桂维主要从事外销瓷器的产品设计,他注意到,设计一件新产品要花费很多时间,可往往在展销时就会出现仿冒产品,“当时我立志,要研究出一种釉色,即便被人知晓配方,但只要不了解如何掌控火候也无法烧制出来。”张桂维从年轻时便开始研究中国历代陶瓷釉色和造型,他被宋代青瓷和黑釉建盏深深吸引,将其视为古典美学的典范。“哪怕是相同的配方,只要对火候的控制不同,就会烧出完全不同的釉色,这就是建盏的魅力。”张桂维说道。

不断研究和烧制建盏,亦是认识及领悟中华文化的过程。张桂维从太极阴阳图“极阴抱阳,极阳守阴”的概念领悟到建盏的火候控制,成功烧制出满盏金油滴,即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无数金黄色的金属光泽的小斑点,看上去熠熠生辉,流光溢彩。除了阴阳的概念,张桂维还不断从中华文化中汲取灵感,譬如近年来的“苍穹天目”系列,呈现出宛若宇宙星空的深邃之美,就是他从中国禅宗思想中所领悟提炼的“幽玄”美学的一种表现,据他介绍,这系列作品的烧制,正是运用了周易中的“泽卦”及五行中的“水”为概念来控制火候,由此表达出深层次美学。

此后,张桂维还尝试烧制被“留在”古诗中的建盏。他回忆道:“北宋的黄庭坚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所指的是金丝兔毫盏,然而我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没见过,只看到过黄色的兔毫盏。”满盏金釉滴的成功给予了张桂维极大的信心,经过五年的钻研探索,2015年他烧出了柿红底金丝兔毫盏,这件作品后来被大英博物馆永久珍藏。关于这件柿红底金丝兔毫盏,还有一个特别的小插曲:张桂维无意间在一本大陆出版的介绍建盏的书上看到,建阳某处遗址出土的一件柿红金丝兔毫盏,“与我烧制的那件相似度达到90%,真的很神奇!”

 

张桂维在自家工作室烧制建盏。


贴近现代饮茶的新“盏”

除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迷人特质,张桂维还提到建盏的胎与釉都含有大量的铁,在高温作用下会转化成磁铁矿,使之具备微量的磁性,正因为建盏含有其他瓷器所不具备的活磁作用,“茶水受到磁性的震荡,使水分子变小,可以软化水质。”他补充道。而建盏之所以能够成为宋代茶席上的“宠儿”,与当时的饮茶文化息息相关。曾有诗云:“猗狔生乳粟,经时不销歇。”就点出了宋代斗茶既需“茶色贵白”,又要考验浮在茶汤里的沫饽是否丰满并消退缓慢。站在陶艺家的角度,张桂维认为当时建阳产的厚胎黑釉茶盏之所以能异军突起,主要原因在于其能够看清白色茶末及咬盏良好与保温效果。

从这点来看,建盏可以看作是应宋代饮茶需求及审美观而生的产物,“陶工制作茶具是跟随市场需求的,明代人饮茶从团茶改为散茶,宜兴的茶壶和景德镇的小瓷杯应运而生,渐渐就没人会去烧黑釉茶盏,宋代建盏烧制技术就此失传了六百多年。”诚如张桂维所言,当市场需求的风向发生转变,建盏逐渐走向式微也在情理之中,尽管目前有一部分人在推广宋代点茶,但明代饮茶方式依然拥有最广泛的受众,即便陶艺师改做小盏,以深色釉为主的建盏与同为深色的茶依旧不相配,难以达到如宋代点茶那般的观赏效果。

如何让建盏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以观赏品的形象,而是延续它昔日作为茶器的传统?会思考这个问题不仅是茶人、茶艺师,还有那些钟爱建盏的陶艺家们。张桂维就提到台湾特别为茶盏发展出了一套“中华茶道茶碗泡”:即以茶碗为主,通过温碗、置茶、注水泡茶这一系列流程,直接将整碗茶奉给客人品茶。“这种泡茶法,源自台湾人对台湾好茶的自信与自在。”张桂维解释道。在他看来,相较于传统的壶泡和盖杯法,茶碗泡茶的特点在于能够做到茶、水不分离,试想当你手捧茶碗,低头啜饮时,会看到茶叶在热水中缓缓绽放,这也是一种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除此之外,以茶碗泡茶还可省去准备茶盘、茶盅、茶杯等其他茶具,尤其在当下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一只茶碗就能实现随时随地喝茶的便利。张桂维相信,倘若茶碗泡法能够在大陆得到普遍推广,建盏的需求量也可能有所提高,有市场需求,自然就有陶工愿意生产,也有助于建盏的发展。于他而言,要适应现代人的饮茶习惯,针对建盏的创新,既可以从造型上改变,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黑釉色,“比如不必将造型做得像从前那么大,可以更宽圆些,这样茶叶的舒展空间会更大,也更好看。”张桂维所理解的传承,并非追求外在的形似,而是能否充分理解蕴藏在这个器物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哲学、美学思维,是在创新中保留和凸显传统的优势,只有持续被使用,才是真正的复兴。

 

2023年6月,张桂维带领十多位年轻的台湾陶艺家到福建建阳参加第三届闽台青年(建阳)茶盏文化节。



于创新中守护传统

往返闽台两地多年,张桂维既见证了现代年轻陶艺师的创新,也注意到了一些隐忧:一是为了烧制出外观更绚丽多彩的建盏,一些人使用化学金水或重金属点画二次低温烧制的金油滴、金丝兔毫与曜变,这样的建盏无法使用,仅以夸张鲜艳的噱头招徕顾客,无法为大众树立对建盏正确的鉴赏观,最终流于俗气;二是创作者陷入对盏形标新立异的怪圈,烧制出反中国式审美的作品;三是当下有一些自媒体在龙窑前直播开窑卖货,身为陶艺师的张桂维一眼就看出,有些成品是弄虚作假,只是把电窑烧过的建盏再次放入龙窑二次烧制,“我看到那些在直播镜头下轻易被敲碎的建盏,真的很心疼,这些可都是用建阳得天独厚的红土和釉矿烧的,请问建阳还有多少红土资源可用?”

如今谈到建盏,许多人会有这样的认知:采用龙窑柴烧的方式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宋风”。当下存世的宋代建盏虽不算多,但精品都令人印象深刻,的确与烧制方式有关,龙窑的窑体大且长,在缺乏精密仪器的古代,控制龙窑内的火候以及稳定升温并非易事,但也因此造就了窑变的多样性。现代发明的电窑,能够做到平稳升温与持温,但缺点就是不容易烧出精品。龙窑和电窑皆有利弊,而张桂维更关注的,还有烧制方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他提到台湾目前一些陶艺师选择建造小型柴窑,一来有效控制温度,二来节省了木柴,“建阳当地有些龙窑一旦烧制,就要耗费巨大的木柴成本,其实古代是因为需求量大,所以用龙窑烧制,如今有许多都是陶艺家自己创作所需,其实并不需要建那么大的龙窑,这样不但会产生大量浓烟污染环境,也难以掌控整个窑的温度,废损率太高,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在张桂维看来,先掌握正确的认知才可能有正确的传承,“比如什么是油滴、兔毫、曜变?它们烧成的条件应该要有一个标准可对照,否则很容易为了创新而走偏。”建阳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加之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建盏产业,产量有所提升,然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大量生产,相应地就忽略了对产品本身质量和美感的追求,因此张桂维认为,建阳当地在有关建盏的烧制技艺培训及美感教育等方面还有更多提升的空间;而台湾由于没有太多的红土和釉矿,本地的陶艺师会选择以瓷土为胎,虽然容易烧制出完整无缺的釉色,但少了宋代建盏的韵味,反而陶艺师个人的风格特色鲜明。

正因如此,两岸建盏陶艺师更应该相互借鉴与合作,通过学术研讨会、参观交流等方式共同推动建盏的发展。譬如前来交流的台湾陶艺师可以在建阳接触到大量宋代建盏残片或完品,提升对宋代建盏的认知,有助于他们的创作;对建阳的陶艺师而言,过于依赖机器旋坯会导致基本功生疏,因此通过举办两岸陶艺青年拉坯比赛,学习台湾陶艺师的拉坯技术有助于锻炼自己的技艺,这也是传承的一种方式,“毕竟,手工拉坯的建盏才能展现陶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张桂维说道。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