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小生意与大美好 大陆降低门槛助力台胞登陆创业

来源: 2022-05-07 19:52

《关于做好台湾居民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工作的通知》实施后,在陆台胞很快便申请到了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3月16日,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台湾居民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即日起实施。《通知》明确,大陆向台胞开放个体工商户登记的行业不仅进一步增加,开放地域也进一步扩大。

消息一出,大陆台胞纷纷叫好。不少台胞表示,此次出台新的开放措施力度超乎想象,为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青年群体到大陆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更有利于他们开拓大陆广阔市场,实现个人更大更好发展。


扩大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申办条件

关于帮助台胞在大陆设立个体工商户,过往大陆已有多个相关规定。特别是大陆有关部门分别于2007年、2011年、2015年出台了关于台湾居民在大陆申设个体工商户的3份文件。

据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介绍,此次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相比之下有两个特点:一是开放行业大幅增加,由零售业、餐饮业、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文具用品批发等24项扩展到122项,涵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二是开放地域进一步扩大,包含27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从3月16日开始,相关省、市(区域)除执行3份政策文件外,可在本地全面深化服贸创新试点地区内对台湾居民申办个体工商户执行新的开放政策。

早在2006年1月18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身——厦门市工商局就出台《台湾居民在厦门市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的若干意见(试行)》,这是大陆出台的第一个“台湾居民个体户”的落地政策,允许台湾居民在厦门申办个体户营业执照。厦门市工商局还为台胞办理个体户证件开辟“绿色通道”,体现在惠台方面“先行先试”的精神。2015年,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联合出台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台湾居民、台湾农民依法以个人经营的组织形式在区内设立个体工商户,取消从业人员、经营面积的限制,并根据省政府公布目录放宽其经营范围限制。

而大陆此次颁发的《通知》增加了试点范围、明确了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的组成形式仅限于个人经营;经营范围为谷物种植等122项,经营范围涉及行政审批的,依照相关规定办理。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指出,首先,此次新政针对的行业是服务贸易,服务业是台湾地区的优势产业,扩增的行业几乎涵盖了所有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有助于台湾同胞做出更多选择。其次,开放区域也进一步扩大,包含27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验点,台湾同胞可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进行区域和行业的选择。再次,新政明确针对台湾居民在大陆申设个体工商户。相对于其他制造业来说,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进入门槛更低,有助于让更多的台湾同胞到大陆进行投资,也有助于两岸更多地接触、融合,助推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大陆会持续深化、细化台胞在大陆的同等待遇”,王建民表示,今年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当中,在大陆市场进一步的开放中,种种新政出台会统筹考虑把台胞纳入同等待遇,“这能给台胞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06年1月20日,从台北来厦门做生意的林永铭在湖里区工商局注册大厅高兴地领到厦门市首张个体经营执照。图/王协云

有助于台胞来大陆做小本买卖

《通知》的到来,能为在陆台胞的创业带来怎样的优势。许多已深耕大陆的台商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采访中,华灿工场总经理、台湾青年李伟国表示,《通知》的出台是对落实两岸同胞同等待遇、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的又一重大举措。“个体工商户和有限责任公司相比,较大的利好是1人就能申请成立,而有限责任公司则至少需要3人。同时,个体工商户没有注册资本金要求,缴交的税少、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李伟国觉得,对有意来大陆做小本买卖的台湾年轻人来说,这是非常有力的支持。

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范姜锋同样认为,这一措施的出台,可以更好吸引台青来大陆发展。“申办个体工商户不需要大额资本,台青可以通过‘轻资本’实现简易落地,先熟悉大陆的市场和环境,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扩容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渐进式’创业模式。”范姜锋说。

“此次的开放力道超乎想象,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让台湾基层与台青在大陆有更好发展前景。”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说,“有些台胞,起初只是想要一个人来试水温,却得面对公司设立等多道程序。但扩大申设个体工商户行业后就能快速‘单干’;甚至从允许城市的扩大来看,也可以依循各城市特性快速转移到当地抢市场。”

上海台商协会副会长蔡世明指出,过去如果是未开放的个体工商户行业,台湾人想要经营就得设立一般企业,但手续繁琐与资金门槛导致出现许多个体工商户的大陆人头,连带出现不小风险。未来扩大可申设项目后,也能有效减少此问题。“个体工商户较适合以台青为主的台湾人到大陆进行小规模创业如家庭式餐厅等,能省去许多麻烦程序。但如果是打算‘做大的’或创新创业型的人,个体工商户有资金规模限制,并不适合吸引外来投资的经营模式,事前必须考虑清楚。”

来自金门的台商林世仁,早在1996年就到厦门从事经贸事业。但他一直对农业感兴趣,因此林世仁陆续和厦门同安、翔安当地民众,合作开了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种植高粱牧草。如今台湾居民在大陆申设个体工商户举措推出,让他看到了进一步实现“园艺梦”的希望。

林世仁说:“现在政策有了,我们可以自己申请做更多细部的园艺作物的研发,然后因应整个市场的需求,现在我们都大量引进台湾的农业技术到大陆来,这样子我们自己有一片天,可以自己创业。”

自从2011年底大陆开放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时,台胞黄启璋就一直担任厦门市思明区个体私营协会台商分会会长,他认为,此次进一步向台湾同胞开放个体工商户登记,尤其对于台湾青年来说很有吸引力。“大陆一步一步放宽这一块,真的让我们感受到很温馨。几乎包含各行各业,甚至包括市政的建设,我们都可以参与,这个让我们感觉到,大陆真的是把我们当作自己人。”黄启璋说。

新《通知》有利于台青以较少的资本实现在大陆的创业,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图为在陆台青参与直播行业,和直播间网友互动。

引入优质服务实现互利双赢

台湾第三产业发达,在《通知》中开放的122项行业里,不乏许多台湾具有发展优势、台胞经营意愿高的行业。吴家莹认为,新政出台后,更有利于台湾发挥产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大陆相关行业提升注入活力,培养壮大市场主体,为大陆居民引入优质服务,实现互利双赢。

对此,范姜锋也表示赞同。“比如说文化娱乐经纪人、茶饮料及其他饮料制造、宠物服务、焙烤食品、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还有手作文创类等,这些都是台湾的优势产业。”范姜锋说,把台湾的匠人精神与大陆广阔的市场结合,就能更好激发市场活力。而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建筑、饮食、口音、人情都很像,是台青登陆发展的首选地之一。他希望政策尽快落地,并以此为契机帮助台青与大陆市场接轨。他向记者透露,他们公司最近打算成立一只针对台青的小微企业创新投资基金,帮助更多岛内优秀青年在大陆实现更好发展。

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台湾岛内的重要经济形态。吴家莹说,大陆进一步释出开放利多,力道超乎想象,不仅对岛内基层民众和青年将产生很大吸引力,而且会进一步加速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申请一张营业执照,台胞就可以顺利到网上开店,且税费又低。大陆内需市场巨大,扩大个体户开放,相信会有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来寻求发展。这将有效提升两岸经济往来,进一步加速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和大中华经济圈的构建。”

范姜锋的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已是大陆小有名气的台青创业孵化器,帮助台胞解决在大陆创业过程中缺钱、缺人、缺资源等痛点问题。范姜锋说:“这次政策开放后,对于有意愿到大陆发展的台青,我们会给予一定的说明,支持更多台青在大陆追梦逐梦圆梦。”

要交流、要合作、要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两岸融合发展对于岛内同胞更是意义重大。在两岸关系陷入低点,服贸谈判搁浅多年后,此次政策类同大陆进行单方面的服贸开放。蔡世明认为如今大陆就是搁置官方对话,直接观察台湾年轻人与基层台商需求,落实同等待遇、两岸一家亲。

面对大陆向台湾人民伸出的橄榄枝,民进党当局又开始造谣污蔑、横加干涉。台湾方面陆委会跳出来诬称,大陆“投资环境因强化监管、能耗双控、共同富裕、国进民退等发展而恶化”,并给大陆“农林22条措施”打上“对台农业统战手法”的标签,提醒台湾同胞前往大陆投资创业“应就风险做好审慎评估”。农业部门负责人陈吉仲也跳出来喊话,前往大陆投资要非常谨慎,台湾农业部门生产技术非常强,应站在台湾放眼全球,而非依赖单一市场。这一系列操作,无非又是通过抹黑大陆的老一套来吓退百姓,只不过口气软中带酸,底气明显不足。

然而,民进党当局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涉浅水者得鱼虾,潜深水者得蛟龙。但凡有点真才实学,有点胸襟抱负的年轻人,都会渴望到更广阔的市场一展拳脚。两岸开放交流30多年,已有大批优秀的台湾同胞到大陆就业创业,他们在成就自己事业的同时,也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先行者。

大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台湾同胞,同台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相信未来,大陆还将出台有利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重大政策主张,持续为台湾居民提供发展机遇和同等待遇,进一步完善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让广大台胞台企积极融入祖国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