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金门摄影师蔡显国: 那人那村,皆是乡土的温暖

来源: 2023-11-28 20:09

讲述/蔡显国  整理/《台海》杂志记者 司雯

漳州龙海的乡亲们,在端午佳节之际会在九龙江举行赛龙舟。


福建闽南一直以来都是摄影师们创作的源泉,也不知道是那山那水太迷人,还是风土人情太浓郁,这里总是会吸引众多热爱摄影的人进行创作。对于闽台风情和民俗的迷恋,让金门摄影师蔡显国拿起相机,往返两岸记录着那些难以磨灭的岁月遗痕和民情风物,捕捉两岸曾有的片片遗落。

 

摄影,更多是我的兴趣爱好。相较于霓虹都市,我更喜欢用镜头去记录宁静乡村的生活。这跟我从小生活在金门有关,小时候我看到的金门,是一片几乎被遗忘和与外界隔绝往来的角落,长大后,我执着地往来于金门的各个村落、田野,醉情于各式人群的生活和各式民俗活动,并极力将它们记录,害怕一旦时光流逝,它们的“容颜”将一去不复返。

兴趣使然加上别人邀请,我也多次来到闽南地区,深入走访厦漳泉多个乡村,在这些地方,我也感受到和金门一样的、属于乡土的温暖。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都值得好好记录。当然,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予以记录并流传,有些人选择用文字,有些人选择用画画,我选择的方式是摄影,因为照片没有语言障碍,一看就懂,我也喜欢拍摄黑白照片,真实耐看,也更有艺术性和生命力,能更真实地呈现不同地域的历史风貌和乡土气息。

 

“小三通”刚开通之时,蔡显国前往闽南寻找拍摄主题,因缘际会他关注到漳州东山岛的寡妇村,用影像记录下了这些老人的故事。


寡妇村的聚散悲欢

“小三通”刚开通时,我就受邀到厦门等闽南地区走访拍摄,那时候,我很关注的一个主题,就是漳州东山岛的寡妇村。

金门曾经有一位黄阿姨,1949年之前到厦门游玩,结果因为国民党败走台湾,两岸分隔,她再也回不去金门,只能在厦门流浪。后来,她被一位黄姓人家收养,直到“小三通”重新联结厦金两地,黄阿姨才回到金门的家,那时候她的妈妈已经100多岁了,母女俩只见了一面,就天人两隔。

知道这个故事后,我感慨颇深,从古至今,战争对于普通家庭的伤害是非常沉重的。战争之下,多少家庭从此支离破碎,多少亲人从此再不复见,我想,悲剧绝不止黄阿姨一个人。后来,我走访闽南地区,从好友口中,得知闽南有一个“寡妇村”——铜钵村,1950年国民党军队在撤出大陆时,从东山岛掳走4700多名壮丁,其中仅200多户的铜钵村就被掳去147人。这给原本安静的小渔村留下了91个“守活寡”的女人。整个村子的故事,都在述说两岸几十年封锁隔绝中多少分离夫妻的凄楚。

在“寡妇村”,我听到很多悲伤的故事。有一位林姓的阿姨,丈夫离家时,留下了五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当时还在肚子里,才两个月。几十年来,都是她拉扯儿子成人。儿孙满堂之际,听说台湾开放探亲,她已经别无愿望,只求能够再见丈夫一面,结果却得知丈夫已经去世了。还有一些阿姨,在两岸开放通信之后,与台湾的丈夫重新建立了联系,但因为身体和其他各种原因,他们还是没能再见上一面,只能用书信传递情感。

在这个村子里,有的上百岁的老人最后也没能见到她们的丈夫或者孩子,在了解这些故事后,我用镜头记录下了她们的影像,同样也希望记录下这段历史与悲情。

岁月无情,带走了村中许多老人。疫情之前,当我再次询问寡妇村的情况,才得知当年那些留下来的老人,只剩下2人;两岸开放后定居村里的十几个台胞,都已过世;留在台湾的那批老台胞,也只剩下四五人。两岸交流这么多年来,“寡妇村”渐渐走入历史,我也只能从那些拍摄的黑白照片中,回顾那段悲伤的历史。我总是希望,战争不再来,过往悲剧不再重演,两岸交流不再有阻隔。

蔡显国镜头下的泉州蟳浦村,当地的蟳浦女依然传承着传统且美丽的服饰与头饰。


 

在泉州石狮,一直延续着在端午节闽台对渡泼水的节庆习俗。


看山看水看民俗

除了聚焦人,我也喜欢走访闽南的村落,看看山,看看水,看看当地的民俗。

我曾经到访泉州,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村落。对于泉州的岁时风土,生活在这片热土之上的人们早已了然于心。这座闽南滨海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早已融入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呼一吸之中,它的古老和厚重也并不流于建筑和物件之上,更是留存在城市的独特气质里。凡此种种,都构成了泉州风土人情的饱满内容。

在泉州,我通过镜头凝固了无数瞬间,在影像的视角与对象的表现里,人文风情的传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抽象,更多的是接地气的具体情节,让定格了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更为深远的拓展和弥散。欣赏这些影像,便如同置身于泉州乡土的厚重脉络之中。

比如泉州的蟳浦村,在热闹的现代化街市中,还保留着传统的蚵壳厝,在缤纷的现代社会中依然闪耀着独特的人文色彩。头戴簪花的蟳浦女来来往往,她们虔诚地坚守着世代沿袭的生活模式,仍然传承着古老的传统服饰美学,独特的服饰与头饰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与历史记忆。

比如在泉州石狮,蚶江小镇,有着别具特色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每年的夏天,蚶江的百姓便会自发组织海上泼水活动,以此驱邪消灾、祈求吉祥、海上安宁。随着两岸的开放,原先与蚶江就有着贸易往来的鹿港,也派乡亲加入了海上泼水活动。蚶江和鹿港,传承一百多年,用“对渡”延续两岸情深。而延续了二百多年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让中华儿女日益重视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佳节成为两岸同胞相约共度的最美好时光。

还有那些遍布泉州城乡,金门人都特别熟悉的风狮爷。闽南人相信,台风、飓风、龙卷风等都是“风煞”作怪,而雕琢出来的威武的风狮爷可以用来镇风、止煞。据说,金门风狮爷信俗就是闽南先人迁徙金门时带过去的,并逐渐形成了当地的风狮爷崇拜祈祝习俗。对于泉州和金门来说,两地的风狮爷制作形态基本一致,风狮爷信仰也早已浸染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闽台文化一本同源的特性在神奇的风狮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还有我在漳州所感受的龙舟文化,久久难以忘怀。漳州人,会在端午节前就开始修补龙舟,重新给龙舟、船桨上漆。四月初一就会放龙舟下江,九龙江边的居民会开始击响龙船鼓,从早到晚进行演练,锣鼓声不断。彩绘的龙舟,彩绘的初夏,让长长的江河因此变得热烈而又隆重。九龙江的龙舟赛,与厦门的龙舟赛是不一样的,宽广的水域让比赛有了更多可能性。九龙江畔,甚至能看到坐得下八十甚至上百人的龙舟,以及那些始终坚守着龙舟制作的老人。我就曾在石码见到郑氏家族的一位后人,一直从事造木船的营生,他所制造的,就是那些在九龙江上竞逐的大型龙舟,并且这门手艺还在代代相传。

因为“小三通”,厦门是我最熟悉的大陆城市,疫情前,我也经常受邀来厦门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厦门的世界不只是蓝天白云、绿岛清波、高楼美墅,还有那些数以百万计的普通居民,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美。在厦门繁华都市中,我的镜头也记录下城市里许多朴素的人文之美。

从风土人情到建筑物,厦门与台湾实在太像了,特别是岛外乡村的建筑,尤其是同安和翔安的闽南风格的建筑物,跟金门几乎是完全一致。透过镜头捕捉古建筑景观时,也发现古村落中民风淳朴,景美人更美。

 在闽南的一些庙口,蔡显国用镜头记录下了当地人前往宫庙朝圣参拜的身影。

用影像串联两岸

无论是大陆也好,台湾也好,人们时常感叹传统文化与一些民俗风情的凋零,很难让人记得住乡愁。但是在闽南,一栋被保留住的古民居,一座被守护好的古村落,一样继续传承的老手艺,一项始终延续的老风俗,都清晰地传达一个现实:闽南的不少地方,传统文化依旧存在。这里,值得用相机记录,好山好水好风情。

我是一个很宅的人,平时更多聚焦于金门,能够走访拍摄厦门乃至整个闽南地区,多是受到大陆摄影师朋友或者活动举办方的邀请,才有更多机会认识闽南,爱上闽南。

摄影师镜头下的景色呈现,是最真实的,以影像文化促进彼此交流,能够让台湾同胞看到最为真实的大陆。闽南文化又是宝贵的两岸交流元素,创造条件,让更多台湾摄影师关注聚焦闽南文化,用他们的镜头讲述归途漫漫的悲欢离合,体验民俗信仰的神圣庄严,记录战地旧址的风貌遗韵,以闽南与台湾之间的渊源为纽带,展示独特的两岸故事。记录只是手段,最终还是要展示,让更多的台湾人透过摄影师的镜头,欣赏闽南文化的美,感受闽南文化的亲切。

如果说,镜头是摄影师推动两岸交流的武器,活动就是摄影师推动两岸交流的平台。成功的摄影活动是推进两岸交流的有效载体,例如我最熟悉的台海新闻摄影大赛,就为两岸摄影师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也带着台湾摄影师更深入地认识闽南。希望疫情之后,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办下去。

镜头记录历史,交流深化亲情。摄影总是有温度和力量的,用影像见证闽台之间的风土人情、对家的眷恋,并以此为纽带,向更多台湾同胞传递大陆文化底蕴,联结两岸情缘,这是我所希望的。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