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讲好中国故事,探索国际传播新路径 厦大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并举办学术研讨会

来源: 2023-12-29 11:38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图/马志远

11月26日,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多学科视域下的国际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行。

11月26日,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多学科视域下的国际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鹭岛,共话国际传播。活动上,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顾问、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卓南生被聘为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揭牌仪式结束后,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和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多学科视域下的国际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十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传播学科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本期摘录论坛上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人物名片

卓南生

中国新闻学会名誉顾问,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卓南生:
从新闻学到国际传播学——“日本模式”的借鉴与反思
我来自新加坡,今天我主要以自己在日本留学和工作多年的经验,跟大家谈谈日本对于新闻学科的定位和演变问题,2002年3月,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宣布闭所,此前他们也有从“新闻”到“情报”的更名过程,被学界批评是学科定位模糊化。新闻学科的定位,日本当年有诸多争议,一位研究学者和田洋一提出,从日本新闻学会易名为日本大众传播学会没有问题,但不能扩大到无所不包的“传播”与“信息”协会,还是要强调其新闻性和时事性的重要属性。
日本国际传播学研究的兴起与日本国策紧密挂钩,通俗来说就是“讲好日本故事”,其更强调新闻传播的实用性和对策性。
日本曾经对新闻学科的讨论,至今依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我的看法是,中国的研究学者应当辨析中国与日本相关学科的定位与演变的异同,少走弯路;在思考“新闻为何、为谁研究”的过程中,我个人更倾向强调新闻性和时事性的新闻学;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重视讲好他国的故事;在借鉴日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时,不要简单模仿或抄袭,而是去辨析中国应走的方向和道路。

人物名片
程曼丽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大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程曼丽:
国际传播中的元话语及其建构逻辑
在国际传播中,元话语或议程设置的作用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将国际传播界定为具有政治属性的国家叙事和国家传播的话,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对象国既有的文化、信息屏障,实现语言符号的有效落地和精准传播。
当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话语优势是在殖民扩张、大国博弈以及国家利益的驱动下形成的,它植根于美国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与宗教情结,具有集战略利益与价值取向于一体的特征,美国的涉华元话语或议题设置同样是其战略利益与价值观的体现。
关于话语强势形成的历史、现实逻辑,主要有三点:第一,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建立话语霸权;第二,在大国博弈过程中形成话语优势;第三,在国家利益驱动下进行话语建构。因此,要想突破西方国家的话语框架,首先就要打破那些占据国际社会主导地位的“元话语”,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现实中挖掘话语资源,并进行系统化的建构与创新,建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且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话语体系建构逻辑可以从文明逻辑、大国逻辑、制度逻辑和人类发展逻辑这四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即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现实中挖掘话语资源,打造基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中国话语体系。


人物名片
于运全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对外传播》主编

于运全:

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体系构建与研究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
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我们要积极推动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为全球注入正能量;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深化海外对华认知度;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打破西方刻板印象;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强化平等对话与交流;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围绕关切设置议题这几方面。
为此亟需体系构建支撑,包括加强叙事体系构建,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吸引力,即在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一系列新表达,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还需加强知识体系构建,强化中国理论和思想的阐释力,即深化基础研究,强化问题导向,创新知识生产,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

人物名片
周庆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院长、教授

周庆安:
构建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当下数字技术创造了一个异于传统民族国家的新型全球空间,其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全球数字空间缺乏共同想象,在历史、缘起和情感上无法形成传统身份连接,再加上数字空间的技术变革,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平台化和异质化,对身份认同的传统时空观形成了根本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文明身份认同的塑造,就应该结合技术认同、传统身份认同、新政治身份这三大要素。
一般情况下,传统身份认同理论的形成过程是:文化身份+国家身份+政治身份=传统身份认同,对中国而言,我们没办法像“山姆大叔—美国”“战斗民族—俄罗斯”那样在国际上确定起中国的“人设”,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中具有多重身份:当我们基于文明的叙事,谈的是民族间的差异性,基于国家的叙事,谈的是共同性;基于治理的叙事,谈的是有效性;基于时代的叙事,谈的是创新性,至于基于技术的叙事,谈论的则是发展性。
为此我们更应该加强整体布局,形成与研究合力,在历史回望中找准起点、在理论挖掘中明确基点、在创新发展中突出特点、在交流共享中找到交汇点。


人物名片
万安伦
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

万安伦: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新时代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运用好中国出版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出版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故事,讲好中国出版在出版三元素方面对于人类出版、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台阶式贡献。
很多人不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是属于出版领域的,一是出版载体一造纸术,二是出版技术一印刷术,讲好这两大发明的历史故事,有助于树立“文化中国”和“科创中国”的国家形象。
很多人也不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底层逻辑是其“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支撑起来的。出版本质概括为:“一步出版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出版是通往人类文明的路径,也是标志人类文明的标识。出版是收录信息、整理知识、萃集文化、传承文明的人类活动”。讲好中国出版的前世今生及其对于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突出贡献,对于新时代国家形象构建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意义重大。

人物名片
邓金木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总编、融媒体资讯中心主任

邓金木: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舆论引导水平
我主要介绍福建国际传播中心在融通福建省内国际传播资源,先行先试有效推进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打造大外宣格局,讲好福建故事、传播福建声音方面所做的工作。
当前我们主要通过打造“HolaFujia“”这一核心品牌,整合福建官方机构垂类达人号、个人社交账号三方联动,共建覆盖海外多层次、立体式传播矩阵,粉丝总量超亿,充分发挥区域国际传播主力军作用。以“福通五洲、见证中国”为发展理念,倾力打造海外主流社交媒体账号集群,以国际化表达方式,全方位向世界荐福建,让世界看福建。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相近、人相亲,我们也通过传播媒介促进两岸融合,包括开设全国首个对台Tiktok账号,并在脸书、小红书、Youtube等平台发布,形成强大对台宣传矩阵,目前TikTok日均流量超20万,不时有单条10万+加播放量作品,例如本台记者万粒录制的台海评论,最近就有9条评论在TikTok平台单条播放量超10万,其中单条最高播放量超40万,在台湾岛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人物名片
李鹏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

李鹏:

新时代中国台湾问题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与传播
今天论坛讨论的是多学科视野下的国际传播研究,其实关于台湾问题的研究算不算一个学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在我看来,有关台湾问题的研究更倾向于边缘显学,从学科的角度看它属于边缘,但是对中华民族乃至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台湾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讨论中国台湾问题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还是有意义的。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觉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话语,一方面是为台当局辩解说他们没有从事台湾分裂的活动,另一方面是企图将台海问题混淆为与朝鲜半岛、巴以冲突一样国家之间的问题,想从根本上瓦解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且这样一套话语逻辑在国际上大行其道。
对我们来说,大陆对台政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西方国家并不愿意去了解这些新变化、新理念,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十多年前。因此我们目前急需建构一套真正能够在国际上“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台湾问题国际话语体系,要让西方国家能够理解到我们的想法;同时要走出去,与台当局以及西方国家争夺国际话语的传播平台。
为此,我们还要抓紧培养针对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专门传播人才,简单来说,就是既要懂台湾问题、又要懂得国际传播,并且精通外语,这样的人才才能够用流畅的英语去同西方人解释我们的政策立场,告诉他们关于台海的真相,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人物名片
史晓东
厦大信息学院教授,闽台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史晓东:
Al技术助力国际传播研究
我主要谈谈AI技术在国际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影响。首先AI技术的发展,使得语言障碍不再是交流的严重阻碍,譬如神经机器翻译可媲美人类,Chatgpt能够翻译一百种语言,还有新出现的翻译眼镜,哪怕是两个语言不相通的人,也可以通过从眼镜上显示出来的翻译文字,很好地进行交流。
其次,在助力国际传播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AI是一把双刃剑,既可用于善,也可用于恶,一方面借助AI可高效率利用媒体信息,而且目前AI内容创作与传播已经成为实践,例如实现自动化新闻写作,通过数据可视化给报道添色,而且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使报道更有逻辑,例如GPT-4等新一代AI工具可以对多语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如搜索、摘要、发现、把图片变成文字,把文字变成图片或视频。
另一方面,AI既可能造成虚假信息传播,同时也能更有效地识别虚假信息,因此关于AIGC是否应该受到限制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


人物名片
姚俊峰
厦大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厦大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员

姚俊峰:
数字化助力非遗文化国际传播
数字化对非遗文化的助力主要表现在:损坏的可修复、现存的可体验、消失的可还原和未来的可创造。我们在与晋江的一个提线木偶剧团交流时了解到,当下这项技艺的保护传承方式出现了断代断层的现象,下面这组数据就能够稍稍说明情况:十年前应聘该剧团编制的人数约1500人,目前掌握木偶戏表演技巧的约50人,至于能够同时掌握木偶制作及表演等技艺的人则只有个位数。
因此,我们尝试以活态传承理念着力解决传承人不足的问题,比如目前我们研究的项目之一,是关于提线木偶表演机器人,主要涉及思路是:将传统提线木偶进行人机交互的尝试,当中就会涉及到三维扫描、三维建模、3D打印、数字化提取等技术介入,最终形成了人偶交互机器人。
我们都知道,传统提线木偶表演艺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们能够同时操控十多条线来进行生动的表演,目前我们的人偶交互机器人已经从四线操控升级到六线操控。接下来我们还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希望借此引发大众对传统技艺的持续关注,同时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吸引更多人喜爱、学习、传承。


人物名片
谢清果
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厦大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员

谢清果:
传播气质论视域下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国际传播底气、骨气与志气
在新的文化发展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中华文化的五大突出特性,包括:连续性,这是国际传播的生命力(即底气),表现为“慎终如始”的文明观念与“久久为功”的时间传播;创新性,这是国际传播的创造力 (即底气),表现为“趣时而变”的文明观念与“日新日进”的行动传播;统一性,这是国际传播的行动力(即骨气),表现为“天下为公”的传播观念与“和合共生”的共生传播;包容性,这是国际传播的自信力 (即志气),表现为“美美与共”的传播观念与“交流互鉴”的传播对话;和平性,这是国际传播的和合力 (即志气),表现为和衷共济”的文明观念与“和平发展”的信仰传播。
因而,我们要准确而深入地了解“五大突出特性”。对其思想根源进行探源,必须得先回到文明现场,回到中华文化的历史与文化关系与古代的相关文明实践案例中去。对于“五大突出特性”进行一次重返基源式的梳理,既能更好地理解其本质内涵与生成过程,又能以此为切口探照出中华文化的整体思想风貌与精神气质,同时也能深入地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要义有着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以更好地开展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工作。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