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泉州双阳华侨农场: “印尼风”的闽南味道

来源: 2024-01-08 11:47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图/林良标


对于祖辈留下来的饮食传统,在双阳华侨农场里生活的归侨及后代,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承:年长者坚持复刻最初的味道,从食材、配方及应用场合;年轻人则致力于将当地食材与传统做法相结合,做出更符合新一代归侨后代口味的新派料理。

砖砌的大拱门伫立在那里,正中处是几个红色大字“国营双阳华侨农场”,上方镶着一颗闪闪红星,尤为显目。对我们这样的外来者而言,跨入这道门,眼前所见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农场,不过对生活于此的归侨及其后代而言,大拱门更像是时光隧道的入口,当他们穿过这道门,总会将眼前所见与记忆中的一景一物对比,即使很多建筑都已重建,依然有许多保留了侨文化的东西,譬如食物。

 

食物寄乡愁

即使双阳华侨农场内早已盖起了一栋栋现代建筑,但在农场内的峇厘村内,印尼归侨们依然延续着在巴厘岛的生活方式,村内东南亚风格的凉亭、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植物,琳琅满目的印尼糕点以及身穿传统服饰的老归侨,时间恰当的话,还能见到老归侨在村中的广场跳起印尼舞蹈,凡此种种,都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不同于闽南的异国情调。

从1960年初开始,双阳华侨农场陆续安置了来自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的归侨,其中以印尼归侨和越南归侨最多,“我们家祖籍在广东,是客家人。从外公往上的四五代先辈就去印尼了,我外公在印尼邦加勿里洞岛上的锡矿当管工,后来跟外婆带着我妈和她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回国。”双阳华侨农场场长庄燕燕对我们说道。

当时庄燕燕的外祖父母搭乘的“芝加莲号”轮船上共有792名印尼归侨,他们带上很多生活用品,譬如缝纫机、自行车、布料,还有些人带上常用的香料种子及制作印尼传统糕点的模具等,香料种子在他们被安置到双阳华侨农场后,被种植在房前屋后;至于模具,有的依然在归侨家庭中发挥着作用,有些则被放入农场内的文化展示馆,当来客在参观这些展品时,不禁联想起归侨过去的生活场景。

据老一辈归侨回忆,初到双阳华侨农场时,大家被分入不同的生产队,从事农事生产。虽然那个时代生活还较为清贫,农事生产也很辛苦,但农场内归侨的生活还是得到了保障,每逢春节就是侨眷们大展厨艺的时刻,餐桌上总会见到各色糕点,除了寓意步步高的印尼传统千层糕,还有闽南的传统糕点。庄燕燕回忆道:“据我妈妈说,他们从前在印尼过春节,一定会吃年糕,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后来他们回国了也一直延续这个传统,年糕的做法跟闽南的甜粿差不多。”

除了年糕,双阳华侨农场的归侨家庭祭祖时,供桌上还会出现闽南特有的红龟粿,不过这种糕点随着闽南人下南洋,在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的地方有了新的变化:据当地归侨后代介绍,闽南红龟粿里面一般包着花生碎,而在印尼的华侨会因地制宜,用黑糖和椰丝做内馅,当然外形与闽南是一样的。此外,他们还想到用当地常见的香兰叶为发糕染色,做成香兰叶味的绿色发糕。

从这些食物中,人们总能找到广东、福建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子,这与迁徙到东南亚的人群息息相关。此后,这些创意的素味糕点又随着回国的归侨,回到了它们最初的故乡,并带来了新的味觉体验。食物的迁徙与流变,亦见证了人的远行与归来。

1965年10月1日,双阳华侨农场部分归侨合影。

洪春梅的父母于1960 年从印尼回国,被安排到泉州双阳华侨农场。


娘惹的厨房

侨家1960是林兴运与母亲洪春梅共同经营的餐厅,他将其称作“归侨的家庭餐桌”。1960年,是他的外祖父母从印尼回国的那一年,其中还有段浪漫的插曲,林兴运说:“我外公出生于印尼龙目岛上一个富裕的华侨家庭,外婆一家是生活在巴厘岛的华侨,由于当时印尼出现了排华事件,外婆一家便决定回国,外公舍不得外婆,不顾家里反对,自己跟着外婆一家坐船回来了。”接侨船停靠在广州后不久,他们一行人被安排到泉州双阳华侨农场,而林兴运外公的祖籍正是泉州,“外公老家就在南安的英都,对他来说,这趟也算是回乡了。”

林兴运的外婆本身是一位传统的娘惹,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擅长调制南洋香料。华侨农场内除了归侨,还居住着其他地方迁徙而来的居民,每当吃饭时,归侨家庭的餐桌总是村子里最令人惊艳的。不仅是因为多样的造型,还有一种来自异国的特别味道,秘诀就在于各式各样的香料。

在传统娘惹家庭的厨房里,厨艺在女眷之间传承,她们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娘惹菜的灵魂就是酱料,只要掌握了几种酱料的配方,就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娘惹菜。其中虾酱是娘惹菜运用较多的一种,此外可以做成素的酱料有咖喱酱、辣酱。咖喱酱使用的香料包括香茅、南姜、柠檬叶、山柰等,而辣酱主要的原料辣椒,最初在农场仅有少数归侨种植,“而且这种来自印尼的辣椒,是比较辣的,我外婆做的辣酱我们都不太吃得惯。”林兴运对我们说道。同样的食物,在不同的地方必然会经历融合的过程,母亲改良的辣酱,更符合他们这些久居闽南的归侨的口味。

林兴运母亲的巧思还体现在印尼与闽南风味的结合,她尤其擅长烹饪包含闽南当地食材、有别于闽南口味的娘惹菜。泉州传统的小吃润饼,在擅长运用香料的娘惹手中,就会变化出不一样的滋味:备好豆芽、红萝卜、卷心菜等时蔬,加入胡椒、山柰等香料,一同入锅炒熟后,用润饼皮将食材包裹起来,然后下锅油炸。被炸至金黄的润饼出锅后,还要搭配豆豉酱及自制的沙嗲酱。

时代发展,食物也在不断变化中,就像华侨农场里的归侨及后代,在不断地调整自己、融入新的生活,无论是从小生活在闽南地区的人,抑或林兴运这样的归侨家庭,在吃到这份润饼时,都会产生一份自然的亲近感,这是一种既特别又熟悉的故乡滋味。

 

双阳华侨农场的文化展示馆内,展陈着诸多归侨家庭曾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向观者展现了往昔农场生活图景。


摩摩喳喳老板财哥是归侨后代,在农场里经营一间甜品店。

归侨的家庭餐桌,南洋风情惹人醉。


传递侨文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双阳华侨农场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华侨农场一样,俨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各类基础设施齐全,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一应俱全,还有各种机械厂、卫生所、食品厂等,一些归侨家庭还能收到海外亲人寄回来的各类电器、食品、服饰等,还有特殊的票券——侨汇券,这种来自海外的外汇能够在一些华侨商店购买在当时看来较稀罕的商品。

归侨侨眷会用亲人寄来的各种调料制作美食,从小在农场长大的归侨小孩大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别人冬至吃的汤圆就两种颜色,我们家里的有六七种颜色?”原因就在来自印尼的各类配料,尤其是一些浓缩的水果果浆,可以用来给食物添香染色,如粉红色的玫瑰糖浆、黄色的榴莲果浆、绿色的香兰叶果浆以及黑色的巧克力浆,正是这些特别的配料令汤圆变得五颜六色,并赋予了特别的香气。

除了汤圆,归侨的餐桌上还有很多精致的糕点。每到春节,家住双阳华侨农场内侨居新村的侨眷黄美兰就开始在厨房忙碌着,她要准备印尼传统糕点太阳饼来招待客人,吱吱作响的油锅里,几块形如花朵的太阳饼漂浮着,被炸得金黄。其浆料只是面粉、鸡蛋、椰子粉和糖,在黄美兰的巧手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另一位归侨许丽玉从小就跟着父母学做千层糕,做法早已烂熟于心:将鸡蛋、糖、面粉、香料一起搅拌约三四十分钟,后加入大豆油、炼乳继续搅拌,接下来就是“递进式”烘烤环节,将一部分浆料倒入烤炉,放入烤箱烤,估计烤熟后,再倒上一层浆料继续烘烤,如此反复逐层烘烤,大约要一个小时,需要娴熟的技术才能做出层次分明、奶香四溢、口感绵密的千层糕。这样的糕点才能摆上春节的团圆桌上,一家人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属于华侨的浓浓年味。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双阳华侨农场也迎来了产业转型,同时配合泉州洛江区域旅游开发的规划,在农场内打造了“一场一园一馆一街”,即:双阳侨乡广场、双阳峇厘民俗文化园、国营双阳华侨农场文化展示馆以及双阳印尼特色一条街。为了让农场本身丰富的侨文化被推广,这里还举行了“洛江双阳首届美食文化旅游节”,农场里的归侨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菜,向厦漳泉三地的游客展示东南亚的美食,深受好评的有黄姜饭、咖喱及凉拌蔬菜,这些食物体现了外界对归侨及华侨农场的认知。在庄燕燕看来,过去来自东南亚的归侨聚居在农场这个小社会里,因为彼此的认同感,令侨文化得以保存并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大家也失去了同外界更深入交流的机会,而食物能够拉近华侨农场与外界的距离,双方不再隔着那道大拱门远远观望。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