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闽台两地在茶文化、茶技艺及茶习俗方面的渊源由来已久,同时随着两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各自又有不同的探索。尤其台湾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茶艺,并随着两岸交流往来,又在福建迅速发展。茶作为重要的媒介,推动两岸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厦门,一张小方桌,几个小矮凳,当热水倾注茶壶,茶香四溢之际,总会有三三两两的人聚拢过来,有时还配上一两碟糕饼或干果,就可闲话半日。图/佘青
“饮茶可健身,省钱又多利;葱茶治感冒,糖茶养肝脾;饭后茶消食,发酒茶解醉;午茶能提神,晚茶难入睡;空肚茶慌心,隔夜茶伤胃;过量茶人瘦,温淡茶爽意。”这首流传于闽台两地的闽南方言歌,生动地展现了茶在闽台生活中的重要性,除了言及其具备安心定身之养生功效,还透露了闽台地区关于泡茶、饮茶的经验总结,蕴藏在一杯茶背后的学问,彰显了闽台两地茶文化交流方面的深厚渊源。
闲暇时间,台湾民众喜欢与好友相约茶席,一同品茶。图/台赛摄影师黄子明
雅俗共赏的茶
作为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八闽各地对茶皆形成了自己的品位,同时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茶文化。一般而言,闽南偏爱乌龙茶,其汤色黄红、清香扑鼻,小饮一口,便是满口醇香。闽南方言中,喝茶读作“吃茶”,联系到在闽南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围坐在小茶桌边喝茶话仙的人,不得不说这十分形象地表达出闽南人的“茶米生活”状态。清代周凯编纂的《厦门志》就记载了厦门当时饮茶已蔚然成风,“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深杯。茶叶一两,价有贵至四五番钱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饷客。客必辨其色、香、味而细啜之,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彼誇此竞,遂有斗茶之举。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甚有士子终岁课读,所入不足以供茶费。”
可见时人除了非常注重泡茶所用器具,对于品茶也有一番论断,首先要品鉴茶汤颜色、香气再细细啜饮,若是一口闷下,便会被人取笑。这一套饮茶习俗,凸显的是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的美学,即将饮茶这一行为,上升为兼具社交互动与抒发性情功能的精神层面,成为对美的追求,并以“工夫茶”为人所知。连横在其《雅堂先生文集》“茗谈”中,提到了台湾的品茶方式,“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以自豪,且不足以待客。”这一描述几乎与《厦门志》中所言如出一辙,这正是出于闽南与台湾相近的地缘与同源的茶缘。
在饮茶走向高雅化的同时,闽台两地依然保留了其世俗民情的那一面,“茶桌仔”就是最好的表现。有时是村落榕树下的一方长石板和条凳,有时是骑楼店家门口的一张小四方桌和几个小矮凳,只要有人招呼着,当热水倾注茶壶,茶香四溢之际,总会有三三两两的人聚拢过来,有时还配上一两碟糕饼或干果,就可闲话半日。
茶桌仔往往也是讲古场,众人一边饮茶,一边听讲古仙声情并茂地说《三国》《水浒》,有时还能听到不少奇闻怪事、民间传说以及街头巷尾的新鲜事。这样的饮茶虽然较为轻松,不过众人相聚喝茶,也会衍生出不少为人处世的礼数,譬如“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是指倘若将茶杯倒满,客人容易因烫手而无法端住;“头冲脚惜(音同) 二冲茶叶”是指主人泡茶时,第一遍冲的茶水要倒掉,不能给客人喝,因为里面可能含有杂质,故而请客人喝头泡茶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此外主人和客人之间还有一些关于饮茶的“暗语”,当长辈向晚辈斟茶时,后者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是表达感谢之意。这样雅俗共赏的茶文化,在闽台两地同时存在,并在多年积淀及发展过程中,为地域文化增添了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受到台湾的茶美学空间设计与营造理念的影响,福建各地逐渐出现了众多茶空间,颜值与文化品位同步在线,给人们带来更加愉悦的品茗体验。
台湾最雅茶室“紫藤庐”,不仅是喝茶的地方,也是学茶的地方。
台湾茶艺的诞生
最初伴随大陆移民一同到台湾的,除了茶种、制茶工艺还有茶文化。20世纪7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台湾茶艺便应运而生。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想要复兴中华文化,除了一些传统技艺和习俗,他们还想到了茶俗,众人商议要推动正确的喝茶方式,就必须有一个名称,“茶艺”一词,正是为了同日本的“茶道”作区分而产生的。要推广茶文化,自然需要一个平台,于是大约在1978年,台湾出现了“茶艺馆”,不仅提供一个喝茶的场所,一些茶艺馆的老板还会开办免费的茶艺讲座,告诉大众如何正确地泡茶及喝茶。
回顾台湾茶艺的发展历程,既有受到潮州工夫茶的影响,也有融合了佛教禅宗观照和日本的茶道模式,并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特色。简而言之,台湾茶艺侧重于茶叶本身、关注与茶相关的事物,以及用茶氛围的营造。欣赏茶叶的色与香及外形,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冲泡过程的艺术化与技艺的高超,使泡茶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此外对茶具欣赏与应用,对饮茶与自悟修身、与人相处的思索,对品茗环境的设计都包容在茶艺之中。这种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将品饮与人性修养相融合,形成了亲切自然的品茗形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譬如台湾茶三段十八步行茶法,包括丝竹和鸣、恭迎嘉宾、临泉松风、孟臣温暖、精品鉴赏、佳茗入宫、润泽香茗、荷塘飘香、旋律高雅、沐淋瓯杯、茶熟香温、茶海慈航、热汤过桥、杯里观色、幽谷芬芳、听味品趣、品味再三、和敬清寂,将泡茶喝茶细致划分为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和完成阶段,既有对品茶空间的营造,例如茶席花,多选取大自然中饱含生机且香气较轻的植物,注重小而精简,还要与茶具相得益彰,用以增强饮茶情趣;也有茶艺师引导客人品茶的操作,其中“幽谷芬芳”就是请客人在饮茶之前,先轻嗅闻香杯,感受茶之芳香。闻香杯在台湾诞生并风靡,是因为台湾茶尤为注重香气,一开始是冲泡台湾高香乌龙时使用,如今随着两岸茶文化的交流,闻香杯亦出现在各类乌龙茶的品鉴中,更多了一份雅致。总而言之,这种经艺术化指导和加工后的茶艺,在于引导饮茶者感受到和敬清寂的精神境界。
随着两岸茶文化的深入交流,茶艺在大陆开始兴起,“茶艺师”正式成为一项职业。图为茶艺师进行功夫茶表演。
台湾知名茶人蔡荣章(右一)带领“无我茶会”在大陆开展活动。
以交流促发展
1988年,随着两岸长达40余年隔绝状态被打破,当年6月,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代表台湾茶文化界随同“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赴大陆访问,首次将台湾茶艺带入大陆,拉开两岸共同复兴、发展茶艺的序幕。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持续促进着两岸茶艺发展:1997年,台湾茶三段十八步行茶法就成为大陆培训茶艺师的实务操作课程;1999年,“茶艺师”被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1年,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首次举办的茶艺师认证考试,即以此行茶法作为实操的模板;2002年,台湾首次举办中华茶艺师培训暨认证考试,正式确立了“三段十八步”作为操作的规范。
随着两岸茶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茶艺在大陆也开始兴起,从而带动了茶艺教育的发展,不仅福建农林大学、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武夷学院、漳州科技学院、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安溪茶业技术学校等老牌学校开设了茶学专业,2012年创办的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在本科之外,还设置了茶文化与休闲旅游方向的专业,此外规模不一的民营茶艺兴趣班、培训班、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的普及。
由台湾知名茶人蔡荣章最先建议发起的“无我茶会”,也在大陆掀起了茶会雅集的潮流,这个茶会对现代茶会在中国大陆的兴起具有启蒙意义。如今不同规模、主题、形式的茶会雅集在大陆可谓遍地开花,以茶为核心,融入了香道、插花、音乐、戏曲、书画、工艺美术等多种文艺形式,一些来自台湾的专业茶艺师受邀前来,为大陆的茶人们展示台湾茶艺,传递台湾茶艺的精神,他们当中不少人更是借由这样的契机“登陆”,在福建等地创办了自己的茶艺空间。
除了茶艺教育及茶人交流,台湾的“茶美学空间”也影响了大陆,譬如有台湾最雅茶室之称的紫藤庐,其保留了建筑原有的格局,原为主卧室的紫缘厅,以竹帘区分空间,给予人们一种安定感;旧时玄关处则改建为紫苏房,在原先玄关上方,加上榻榻米变成小包厢的形态;每当紫藤花季,客人从窗户望出去可看见院落里满开的紫藤,一年四季有不同风情。受到台湾的茶美学空间设计与营造理念的影响,福建各地也逐渐出现了众多茶空间,颜值与文化品位同步在线,给人们带来更加愉悦的品茗体验。
百年前,福建的茶种被带往台湾落地生根,如今又以多样的形式重新回到福建,茶文化的交流正是两岸人民探寻和延续共同的根与脉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