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王海青:以画养心 跨界写意

来源: 2024-07-05 16:06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图/受访者提供

王海青  
山东荣成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出版《艺海对晤》等著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画画很大程度上是养心,画画让我安静了很多。”王海青是一名作家、媒体人,生活充满了忙碌和挑战,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沉浸于书画世界的写意画家。跨界使王海青多了两双眼睛:一双新闻眼,一双作家眼。新闻眼,能敏感地捕捉到美;作家眼,能从人性上去发现美,都擅长用最简练的笔墨表达最深层的内涵。

王海青写意作品《惠风和畅》(2023年)。

在厦门翰逸斋画廊,记者见到了王海青早期的写意作品,回看这批画,王海青直言,这批画的缺点就是留白太少,“当时估计是生怕人觉得没画好,画得很繁。”对比之下,其后期的作品,明显笔简而意远。


“老师反复告诉我们,画尽量少画一笔。”作为当代大写意画家吴悦石先生的入室弟子,王海青谈起老师一脸骄傲。吴悦石师从齐白石弟子王铸九,无论山水人物,花鸟博古,皆能遗形取神,自成风貌。

王海青写意作品《观梅图》(2023年)。

王海青自谦自己是业余创作,画画更多是对生活的一种调节方式,让他在忙碌之余找到宁静与平衡。大写意中国画笔墨的胜负成败,只在那一两笔之间,犹如武林人的比剑,那封喉的一剑,是终生的练习与修为。因此,“废画何止三千,三万估计也不止。”王海青说,这些废画成为他成长的阶梯,让他的技艺和心性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学古人习传统


王海青是山东荣成人,在顽皮闹腾的年纪,母亲就拿出外公留下的字帖和画谱,督促他好好练习。那是一本零散的字帖,可能是赵孟頫的字体,画谱与《芥子园画谱》颇有几分相似,成为了他的艺术启蒙教材。


“练好两张纸,才可以出去玩。” 母亲的话简单而坚定。在母亲的引导下,这两本字帖与画谱,宛如悬挂在时间长廊上的明灯,照亮了他对艺术世界的向往。早期在北方农村地区,人们常用一种特殊的纸斗来装粮食,这种纸斗是用纸浆制成的,质地厚实且耐用。由于王海青经常在纸斗上写字,他们家的纸斗总是呈现出一种黑不溜秋的颜色。


早年的艺术练习,虽不专业,却在质朴的乡村生活中,一颗艺术的种子悄悄生根发芽。学校的黑板报、村里的黑板报,都成了他展示才华的舞台。时至今日,王海青回老家时,街坊邻居还会提起他当年创作黑板报的往事。

 

王海青写意作品《春风吹开花千树》(2024年)。

                                  

1985年,王海青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大量系统地涉猎了美术史,包括书法史、绘画史以及其他艺术领域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王海青还选修了壁画,每一次的尝试都为他打开了新的视野,引导他穿梭于古今中外的艺术殿堂。不过,相较于绘画,这一时期的王海青在书法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更多一些,原因很朴实,方便,可以见缝插针完成。


大学毕业后,王海青踏入新闻界,因为工作的安排,他在2003年至2020年期间常驻北京。在北京,王海青结识了众多名师,这些交流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使他在艺术理解和创作上获得了飞速的成长。他对书画的爱好犹如一颗吸足了水分和能量的种子,亟须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落地生根。


“我上了很多学,正儿八经学,我是来真的,没跟你来江湖的。”用尽所有业余时间,王海青先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名师工作室、中央美院、中国国家画院等国家级艺术院校进修学习,系统地观摩和学习历代名家作品,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眼界一下就打开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从狭窄的山谷一下子跨越到了广袤的草原,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与期待。而作为一个业余学画者,在时间上必须以一当十,去弯就直,走捷径!王海青大胆走上了临摹入手,学古人、习传统的路子。


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不少作家的手稿是用毛笔书写的,王海青也跃跃欲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决定从小楷入手,尽管通常建议从隶书或篆书起步。钟繇被誉为“楷书鼻祖”,其书法古朴而典雅,王海青先是系统临摹了钟繇的书法作品,接着又深入研究了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赵孟頫等人的书法;在行书方面,专攻王羲之的作品,特别是《兰亭序》,其行云流水的笔法让王海青深深着迷;在草书方面,他则学习黄庭坚和孙过庭,他们的草书狂放不羁,充满了艺术张力。一路研习,不断沉潜,王海青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眼下,撰写创作手稿时,他偏爱苏轼的书法风格。

不期然而然


因为不时回头看,所以才能无疑地往前看。谈及创新,王海青坦率地表示,自己肯定是有想法的,但目前能力不够。“首先要继承,而非急于创新。创新不是凭空的,必须深耕民族文化,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创新。”王海青深信创新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无须刻意追求。他的恩师吴悦石先生常叮咛:不要急,平常心,慢慢画,自然就画出你的风格了。


怎么画?恩师的秘诀就三个字——一直画,通过下笨功夫做到一以贯之。


中国画讲究用心去体悟世界,而不只是用眼睛看世界,在似与不似之间,更多的是追求笔墨意趣和个人心境的呈现与表达。在日常写生时,王海青注重默视在心,先默识于心,而后熔铸于心。写意在何处发生?在他看来,只有了解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才能更准确地画出重点,写意在不期然而然处发生。在长久的积淀中,他将学养诉诸笔端,在日积月累中温养自己,他将对自然界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真实感受浓缩于笔墨间,兼收并蓄,不断探索自己成功的道路。这也就不意外,为何王海青有一批作品会让人想起加山又造的浮世绘风格,充满了对季节变换和自然景观的热爱。


然而,艺术创作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王海青也经历过挫折和失败。1998年~1999年,王海青随国家科考队走了南极又闯了北极,寒冷的地球两极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南极的很多山像我们的平地一样平,北极更像是大海上的漂冰,这就是地球的奇绝之处。”他曾数次拿起毛笔,试图用写意画的形式展示南极与北极的魅力。然而,写形容易,写意难,创作的最大困难在于,这两处人迹罕至的地方缺乏人类文化的烙印。在王海青看来,文化始终是艺术创作的基石,赋予自然物以深远的寓意,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一座山、一条小溪,都能通过文化的赋予展现出其深刻的含义,比如牡丹,代表富贵,文人们更是称赞牡丹不惧淫威, 不畏权贵, 而南极、北极离文化很远,离审美也很远, 非寻常可以寄物言志。

腹有诗书画乃成


王海青说,笔墨之事,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而学问的养成,重在读书,吴悦石先生时常会开书单给王海青,嘱咐他读透,王海青口头上“抱怨”书太多又太厚,但他总是认真执行,剩下的交给时间。毕竟画画最终得益于画家的个人修养,画文化积累、画人生阅历、画人生理念、画审美情趣。

王海青书法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020年)。


王海青因工作与热爱而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种趋势:随着大陆经济发展、在世界上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台湾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跨越海峡到大陆发展事业,并取得成功,他将镜头对准这群艺术家,与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吴炫三、张克齐、林章湖等11位台湾艺术家深入对话,最终于2017年撰写出版了《艺海对晤》一书。


翻阅此书,你会发现对话者不仅有画家、雕塑家,还包括收藏家、经纪人和策展人等多元角色,书中的访谈内容引人入胜,王海青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剖析艺术领域的各个细微之处,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广博的学识。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徐里为该书写序,并在文章盛赞:“这些调查、记录、分析和研究对了解两岸美术交流交往现状、掌握两岸艺术产业发展趋势、熟悉台湾画家成长和风格演变、推动两岸艺术合作等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