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金门旅游的旅客,不论是在水头金水小学、得月楼、黄辉煌洋楼,还是侨乡文化展示馆,总能看到金门侨民的故事。有了侨民自然也有侨批,金门侨批属于闽南厦门系,是闽南侨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金门侨批多以厦门为中转地。这些信件,不仅真实记载了金门人出洋谋生的历史,也反映了金门与厦门之间往来之密切。
持续至今的金门“存德”药房,前身也是侨批局。
文/《台海》杂志记者 司雯
金门位于闽南,邻近厦门、泉州港。17世纪中叶以前,已有金门人南渡东南亚。随后百年间,金门发生了三次大规模南渡,海外涌现出一大批金门籍的华侨。有华侨就一定会有侨批的出现,金门资深小说家陈长庆所著长篇小说《乌番叔》第一章里,就写了去到印度尼西亚的乌番叔,请人“帮忙写一封平安信,并顺信汇给春枝两块银圆作为生活费”,第二章里也述及金门老家的春枝收到钱之后,请专门分送侨汇的“分批权仔”代回番批。
长期以来,出洋谋生的金门侨胞主要通过侨批局、海外华侨银行等所受理的侨汇业务与家乡亲友联系。可以说,侨汇是早期金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而这些侨批上,也总能发现厦门的印记。
纪录片《落番》中的金门侨眷请代书先生写回批的场景。
金门众多侨批局的变迁
金门为福建重要的侨乡之一,金门人的足迹遍及东南亚及日本等地。金门华侨何时出洋,并无确切可考,大致上与福建移民相似,以南洋居多。《金门县志》记载了第一次大规模南渡集中于同治年间。当时国内人口增加、耕地不足、生产有限,故很多民众渡海谋求生计。
1842年厦门正式开港、1860年华工出洋合法化,当时南洋相对于国内来说,商业发达、治安良好、交通便利,吸引了大批金门青壮人口外出谋生,于是金门出现第二次南渡潮。到了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于金门沦陷,日军掠夺岛上物资及土地,强征民工,百姓苦不堪言,因此金门民众纷纷逃离金门岛,一部分则南渡投靠亲戚、友人,形成了第三次南渡潮。
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特聘教授陈益源介绍,这些赴海外打拼的金门乡亲,在南洋等地努力工作,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大多汇回家乡金门,供给父母亲人使用。金门许多聚落的建设都与侨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前邮汇不便,金门侨民的汇款大多通过侨批局送回金门。《闽南侨批史话》一书中记载,太平洋战争之前厦门共有侨批局104家,大小金门侨批局20多家。
陈益源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较早在金门成立的侨批局,是1946年由厦门正大批局在金门设立的分局,这也侧面反映出厦门侨批业的兴盛带动了金门侨批业的诞生和发展。但“正大”经营没多久就倒闭,业务由“联益”接手,后来“联益”也因为经营不善而停业,又以“徐振和”的名字重新经营。再来,后世最被人所熟知的“存德”也加入经营。在水头聚落中的“金水学校展示馆”里,还可以看见从前“存德”处理侨汇的情形:每天金星轮从厦门将信件及侨汇送到同安渡头之后,再由专人送至邮局及侨批局,此时侨批局的业务量超过公营邮局。
运送侨批的金星轮,也大有来头。陈益源介绍,金星轮隶属金门轮船有限公司,是由金门人陈景兰号召海外侨商筹组而成,专门办理签领代转服务。金门轮船公司在厦门设有办事处,金星轮固定航行于金门、厦门,会把这些侨汇及时送到受款人家里。
1949年国民党转进金门,“存德”停止营业,后改为“存德药局”,一直存续至今。没多久,“徐振和”也停止营业,“南侨”侨批局接手。在20世纪80年代,金门还有“南侨”“玉丰”“三益”三家侨批局营业,后来“南侨”及“玉丰”相继停止营业,剩下“三益”还继续经营。
国民党入驻金门后,邮局及相关金融机构出现,加上金门战地政务的实施,让侨批局的业务逐渐萎缩。1990年左右,“三益”与非正式的“金门眼镜行”成为仅存的侨批局。但经营并没有持续太久,2001年,“三益”也拿了下招牌,店面消失,原址现在已经变成饮料店,“三益”也被称为“末代批局”。
而非正式的“金门眼镜行”侨批局,则成为民间私下资金往来的一种媒介,由侨民写“条子”交给家乡亲友,家乡人再凭“条子”去“金门眼镜行”领钱,“金门眼镜行”则向侨民结账。“如今,这个眼镜行还在经营,也能为侨民提供资金服务,但业务量已经非常少了。”陈益源说,曾经在金门一度辉煌的侨批局,如今几乎完全走入了历史之中,只有一些历史纪念馆里的情境展示,提醒人们关于侨批侨汇的这一段过往。
1935年6月11日,新加坡华侨银行签发厦门分行兑付汇给金门中学330银圆汇票。
1936年4月16日,新加坡华侨银行签发厦门分行兑付汇给金门公路财政委员会委员吴光坪、陈廷笺、洪朝焕三君2000银圆汇票。
金门侨批多以厦门为中转地
从目前所能收集到的侨批来看,现存的金门侨批数量不多,且大多分散藏于民间。侨批收藏与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闽南侨批大全》总主编黄清海根据已公开的资料,整理出30枚金门侨批,这些侨批多为海外寄至金门,另有少部分为金门寄至海外的回批。从这些侨批的邮戳来看,金门发生地的邮戳或信局印章大多印有“厦门”字样,说明近代金门的侨批多以厦门为中转地。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博馆员陈晓岚介绍,早期华侨银行负责金门侨汇在国外的收揽并尽快汇入国内,到了厦门后部分侨汇则由邮政储金局投递至金门,最后再由金门民营侨批局派送给收汇人。民营侨批局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投递至收款人手中:一是由驻金门的厦门信局直接派送至收汇人手中,如天一信局、正大信局、崇成信局、瑞记信局均有派送金门侨汇业务;二是直接由金门当地信局派送。
闽台缘博物馆馆藏多张金门侨批,抗战之前的金门侨汇主要来自东南亚,且以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主,汇款形式有电汇、票汇。这些侨汇,部分是用于赡养家眷。据统计,金门华侨与国内经济联系密切,70%侨眷依靠侨汇生活。例如,一张“1929年6月29日马来亚吉隆坡华侨银行签发厦门分行兑付汇给金门县徐晃先生的800银圆汇票”,以及一张“1932年7月22日海外华侨银行签发厦门分行兑付汇给蔡妈钳的318银圆汇票”,都属于“赡家侨汇”。
更多的侨汇,用途主要集中在“建筑侨汇”“捐赠侨汇”“投资侨汇”等方面。特别是1934年3月金门建设协会成立,海外金门乡亲陆续汇款回来金门帮助家乡各项建设。例如一张“1934年12月31日海外华侨银行签发华侨银行厦门分行兑付汇给金门县建设协会28银圆汇票”,一张“1935年6月11日新加坡华侨银行签发华侨银行厦门分行兑付汇给金门中学330银圆汇票”,一张“1936年4月16日新加坡华侨银行签发厦门分行兑付汇给金门公路财政委员会委员吴光坪、陈廷笺、洪朝焕三君2000银圆汇票”等。这些侨汇为金门华侨支助家乡教育事业、支援家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例,充分体现金门侨胞们爱国爱乡的情怀。
这些金门侨批,多数是通过海外华侨银行汇入厦门转送金门的。据悉,1919年新加坡华侨银行创办后,金门人许允之曾经任职该公司,后做过金门教育会委员、金门县学校校长,题写了公司代表性的“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字体,有“星洲三大书法家”之称誉。华侨银行成立后,兑付手续便利,付款快速,赢得海外华人的热烈回响。
从一些金门侨汇里,我们还发现了不属于银行的签章。在一张“1931年11月25日印尼日里棉兰中华商业有限公司经华侨银行厦门分行汇款往金门100银圆汇票”中,就盖有“金门小的百货商店图章”“厦门五洲大药房”的章。陈晓岚介绍,由于像华侨银行等海外银行仅设在大中城市,且有规章制度及时间限制,给金门侨眷领款带来不便,有些人就将票据签名盖章后,委托商号、银号等代领。这些商号代领后,钱存在店里,不计息,侨汇的拥有人需要时再取之。这样的操作,不仅给商号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和周转率,也避免了侨眷家里存放过多的现金,对双方来说是互利共赢。
1937年11月2日,海外华侨银行签发厦门分行兑付汇给金门难民救济会300银圆支票。
金门侨胞踊跃捐款支持抗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战打响。金门作为厦漳泉的门户,成为日寇首先攻击的目标。1937年10月26日,日军占领金门岛。这是抗战爆发后,最先被日军占领的岛屿,也是福建第一个沦陷的地方。金门之沦陷史称“华南卢沟桥事变”。
在《抗战家书》中均提及日军占领下的金门。其一是“1937年农历9月28日晋江东石郭章纯寄给在马来西亚太平儿子郭燕趁的回批”,说:“金门被日军所占了,登岸捉十六七岁女子40外人,又于(抓)壮丁100外人,带上战船……”;其二是“1938年5月2日沙捞越古晋刘甫盈寄给他泉州南安妻子李氏的侨批”,说:“日本占咱金门,现今金门男女数百渡往夷邦觅利,所于(以)金门店头一概用金门人……”
日军侵占金门的这一期间,罪行累累,厦金人民同舟共济,同仇敌忾,侨居海外的金门侨胞们也踊跃捐款援助同乡难民,支援抗战,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1937年10月29日,为了安置逃难到厦门等地的金门民众,部分金门旅外侨胞邀请厦门、鼓浪屿一带的知名人士,在厦门鼓浪屿华侨银行成立“金门难民救济委员会”。“金门难民救济委员会”成立后,国内相关团体或个人纷纷给救济会捐款。与此同时,菲律宾、新加坡、缅甸、越南等地的华侨,尤其是金门籍华侨纷纷踊跃捐款,接济家乡的民众,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
这些筹集而来的捐款,基本上都是通过侨批的形式,经由厦门华侨银行送至“金门难民救济委员会”。例如一张“1937年11月2日海外华侨银行签发厦门分行兑付汇给金门难民救济会捐款300银圆汇票”,算是委员会成立之初,最早由海外侨胞通过华侨银行厦门分行汇款给金门难民救济会的捐款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厦门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中记载,1937年11月初,印度尼西亚华侨在雅加达举行“慈善夜市”,筹款赈济流落在厦门等地的金门同胞,随即将筹款寄至厦门。一张“1937年11月15日印尼吧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华侨银行签发厦门分行兑付汇给厦门金门难民救济会1250银圆汇票”,也能侧面印证这个事件。
截至1938年7月,“金门难民救济委员会”收到海内外救济捐款合计40多万银圆。1938年底,数以千计的金门难民,有的安置就业,有的出洋,有的灌口垦荒,更多的返回金门务农。“金门难民救济委员会”与其他抗日后援会一样,在安置难民、劝募物资、征集善款、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黄清海《金门侨批与金门学研究》一文,1938年5月厦门岛沦陷后,厦门的信局和邮局大部分迁址鼓浪屿,金门侨批邮路也因此改经鼓浪屿中转。为避免误投,海外华侨寄批时经常直接写上“鼓浪屿”,所以才有“鼓浪屿交金门后浦东门六角井下”“鼓浪屿烈屿后头社”等字样。
金门作为福建四大侨汇派系之一——闽南厦门系侨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侨批无论是由厦门信局直接派送,还是由金门信局派送,其邮路皆以厦门为中转地,其汇路也同样以厦门为中转地。甚至有些金门侨批,批封上的签章,还显示“专收漳泉金厦等处”,直接反映了1949年之前,漳、泉、金、厦四地密不可分,被信局、邮局和银行视为同一区域开展业务。
从这一封封往来海外—厦门—金门的侨批中,厦金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