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传草药良方,续保生传统

来源: 2024-08-13 10:47

/《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厦门市中医院原副院长高树彬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时常在处方中辩证加入一些地方青草药,对儿科青草药应用颇有心得。对他而言,传承和推广青草药文化刻不容缓,需要更多有识之士集思广益,让这门源远流长、具有专门知识、独特内涵、自成体系的学问再度焕发生机。

“满山皆是宝,厝边青草药”,对于擅用青草药的医者来说此言非虚,高树彬还记得,从前中医院一些医生上班前会先上山采药,“比如附近的东坪山上就有不少新鲜的青草药,我们有位老医师采完药后回到科室,先拿出石臼开始捣,看诊时就根据病人的情况配药。”虽然这样的场景已渐渐消失,但关于青草药的应用及传承却并未断绝

 

青青草,护幼儿

“过去闽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些青草药,基本上都是为孩子准备的。不仅疗效好,而且使用起来简便验廉,副作用少。”在高树彬的记忆中,自己小时候生病,家长就到院子里摘一把草药,用石臼捣出药汁给自己服用,病很快就好了。若是有一些小毛病,就去找人放筋或是刮痧,因此当他成为一名中医后,依然对青草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诊治时也时常运用到青草药。

据高树彬介绍,如今基本上还是使用新鲜的青草药居多,少数则是采用草药制成的干品。至于使用方式主要包括绞汁(捣汁)、煎煮、代茶、炖汤、外洗、外敷等,其中绞汁属于最常用也最传统的方式,“大家知道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其实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他接着说:“她一开始用现代的提取方法尝试提取青蒿素时,效果不佳,后来查了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发现,古人是将青蒿鲜药绞汁服用来治疗疟疾的,因此她改用低温萃取的方法,才有效地提取了青蒿素。”

尽管因为青蒿素,令大众再度关注到青草药,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部分人提到青草药,依然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加之缺乏有效的传承和普及,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青草药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与实践的问题。为此高树彬除了临床实践之外,还积极参与各种青草药相关的讲座论坛活动,他还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澍幼堂”,以科普的形式向大众介绍青草药文化。譬如他曾撰文分享闽南儿童常用的几种草药,包括常用的绞汁的草药球兰和卤地菊球兰。因其药用部位主要是叶子,故而闽南人常将其读作“绣球花叶”,当家中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会摘取新鲜的球兰叶,洗干净后加少许盐,用石臼捣烂后,用纱布包裹起来,绞出汁水给病人服用。高树彬提到,四十多年前,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中医院的药房中,曾经将大量的球兰绞汁,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低温保存,用来治疗肺炎,不论成人和儿童都疗效显著。可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方法没能坚持下来。

《福建中医药》中还详细记载了用球兰治疗痈肿初起的方子,即:球兰鲜叶一握,加红糖五钱(如有红晕灼痛者,则改加冬蜜一小杯),捣烂,加热,贴于患处,日换两次。治风湿关节痛:球兰鲜全草四两,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三次服。治睾丸炎:鲜球兰叶二至三两,捣烂,水炖服。外用治疗:鲜球兰叶。捣烂调蜜外敷。除此之外,将绣球花叶用蜂蜜浸渍后当茶饮用还有润肺的功能,而且球兰那一团团由五角星形小花组成的花球,也十分适合栽植在家中阳台,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在闽南人家中的阳台上,经常能见到球兰,主要用于治疗孩子感冒发烧。



良药与食疗

根据多年来诊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疾病的经验,高树彬指出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不外乎发烧、咳嗽、拉肚子及食欲差不爱吃饭这几大类。其中儿童因为饮食过量或饮食不节,容易损伤脾胃,从而使饮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并诱发的其他不适。在高树彬看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孩子的体质常处在一种“积常有”的状态,食积、热积、痰积、毒积等情况相互交织,这些是小儿生病的诱因和常发病的原因。为此他针对闽南地区的儿童的生理状况和体质状态,研制了一份小儿伤食茶的处方,所用药材包括焦山楂、炒谷芽、焦麦芽、爵床、蝉衣、竹茹、人字草和炒鸡内金,其中人字草和爵床正是闽南地区用于清热消疳的特色青草药。

闽台地区对青草药的青睐,除了其能够治疗病症之外,更多的时候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在闽南街巷时常能见到的凉茶铺便是证明。高树彬也总结了几种适合儿童饮用的草药茶,譬如有清热凉血,利尿作用的白茅根茶,“取白茅根30克,加水烧开15分钟,可加入几条冬瓜糖同煎,对于易上火,手心热,睡眠不安等血热孩子,可连服一周。”还有一种闽南民间常用的金银花甘草茶,主要是预防孩子在夏天因为燥热而长痱子,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用10克金银花和6克甘草一起加水烧开20分钟,放凉后即可饮用。

至于闽南民间热衷的食疗,应顺应节气而选择适合的草药,方能起到滋补的效果。在高树彬看来,夏季应以清补为主,清热的应以甘寒为主,青草药正是夏季药膳的主力军。其中石橄榄是闽南常用的食疗药材,其学名为石仙桃,具有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湿、消瘀的功效。“闽南人经常会用石橄榄搭配猪肝沿、猪排骨、瘦肉、水鸭等食材一起炖煮,给孩子吃可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疳积等。”高树彬还提到漳州人较常用于制作药膳的虎尾轮,一般情况下,以虎尾轮的叶子入药,根部则作为食疗的药材使用,儿童若是热性咳嗽,可以用虎尾轮和鼠曲草一同加水烧开,煮好的药汁与猪瘦肉或排骨炖煮,按照二日一剂,连服两周即可。

 被称作“小儿良药”的金线莲也是备受闽台地区人民喜爱的一味青草药,福建多本中草药的书籍中都有金线莲治疗小儿惊风的表述。针对儿童出现烦躁、夜寐不安,发热时容易出现抽筋等情况,高树彬也分享了相关的食疗方:选择金线莲的干品,约15~20克,水煎后炖瘦肉,汤和肉都可食用。“假如发现孩子平时肝火旺,可以试着用大约10克的金线莲水煎后喝一天。”他补充道。

 

屠呦呦团队早期抗疟研究的成果——青蒿标本及其制品。


为传承献策

作为慈济北宫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闽台青草药”专家委员会的一员,高树彬十分关注如何更好地普及青草药文化。他注意到,在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过程,虽然城市绿化变多了,但是一些青草药也被视作杂草而清除,“从前在山上,经常能发现牡荆、野菊花、胡秃子、千里光、马鞭草、七叶一枝花、野麻草这些草药,如今都很难再看到了。”但同时,他又在鼓浪屿上的一些民居的院子里,见到诸如球兰、卤地菊、射干、车前草、鱼腥草、风葱等闽南常用的青草药的盆栽,这样的发现无疑是令人感动的,暗示了从古早延续至今的草药传统,并未完全撤出闽南人的生活。

据高树彬了解,如今在同安、海沧及翔安,仍然有一部分被人们称作“草药仙”的草药工作者默默传承青草药文化,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他希望有更多中医同道及青草药爱好者能够一起努力,共同传承和推广青草药文化。从他个人专业出发,他认为青草药文化的推广,需要考虑到如何让青草药的应用更契合现代社会,“例如说,目前过敏性皮炎算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那么我们应该考虑造成这种病症背后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考虑哪些青草药能够用来治疗这些病症,要让青草药能真正被用起来,令病患受益,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除此之外,高树彬还从不同层面考虑推广青草药,譬如可将青草药与节气养生、健康食疗相结合,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进行推广;多利用青草药预防疾病,如泡脚、做香囊,既接地气,又很实用;让青草药进校园也至关重要,可通过讲故事、制作动画片等形式向中小学生推广,培养他们对青草药的兴趣;将闽台地区常用的青草药的形态、品种、功效等进行整理、探讨,挖掘和普及。通过这些方式,让青草药重新走入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