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马来西亚:入乡随素,把故乡留下

来源: 2023-05-30 21:00

走进马来西亚,你会发现大马素食文化深耕已久,华人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亦不乏闽南人的身影。对于长期生活在福建的人来说,南洋小城的街道巷陌景色当是再寻常不过了,老茶室,小摊档,读报,仿佛一头扎进了过去的老岁月里,像极了故乡的模样。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2020年,马来西亚全国人口约为3245万人,华裔马来西亚公民占23.2%,在马来西亚746.35万华裔人口中,福建人占了逾三分之一。厦门与马来西亚往来密切:槟城与厦门是姐妹淘,是厦门最早的友好城市之一,巴生港与厦门港是姐妹港,是厦门港的第10个国际友好港;马六甲的鸡场街和鼓浪屿缔结友好历史文化城区,共同维护历史文化。




尝一口福建“肉骨茶”
融入一座城,最为简捷的方式就是融入这座城的味道。在马来西亚吃早餐,应该试一试肉骨茶。
肉骨茶,是什么茶?
可不要被它的名字欺骗,以为是用茶叶来煮排骨,实际上,肉归肉,茶归茶,分开进食。二者混合,叫肉骨茶。肉骨茶包的成分有当归、玉竹、桂皮、枸杞、甘草、川芎、西洋参等中药,基本上属素食,随着时代演进,传统的汤肉骨茶也逐渐发展出其他类型的肉骨茶美食,如素肉骨茶等。素肉骨茶用菇类、豆制品、青菜取代肉,口感少了油腻,初尝一口,少许药材的甘苦味在舌尖上散开,吞下去后却尝到了清甜可口的味道。相比荤的肉骨茶,素肉骨茶的药材味更纯厚些,一些素食者喜欢用“药材面”来称呼这道美食。
为什么叫肉骨茶?有几个说法,最具代表性的是苦力论。20世纪初,许多华人出洋南下,从事苦力工作,南洋湿热,不少人患上了风湿病。先辈们用各种药材煮水喝以祛风湿,他们忌讳药字而称之为“茶”,后来,偶然将猪骨放进去煮,没想到别有滋味。接着,人们不断改进汤料,当归、枸杞、玉竹、党参、桂皮、熟地、甘草、川芎、八角、桂香、丁香等轮番搭配。现在的肉骨茶有多种不同的中药材配方,养生功效也各不相同,若想要在家动手DIY,市面上也有出售料理包。
为了争夺肉骨茶发源地的名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引发大战。从口味来看,新加坡是潮州派,有较重的胡椒味,入口鲜辣,汤色比较浅;马来西亚则是福建派,药材味较重,先苦后甜,汤色比较深。根据马来西亚饮食作家林金城的考证,历史上第一个把中药配方加进肉骨汤里的,是祖籍永春的巴生人李文地,后来又得了个外号叫作“肉骨地”,恰巧永春话里 “茶”“地” 同音,久而久之,“肉骨地”就变成“肉骨茶”了。
“如果你要尝遍天下肉骨茶,请到巴生Klang去吧。”美食家蔡澜先生这样呼喊道。巴生,是一个海港,地方很小,但单单是肉骨茶店,已有两百多家。走进巴生早市,一股浓浓的中华民族风迎面袭来。市场上基本上都是华人,随处可见中国的传统小吃。这里的巴生人,祖籍大多是福建。他们的先辈从18世纪初开始,就不断从福建渡海南下谋生,大部分人最初主要充当劳工,在橡胶园或码头做事讨生活,到1921年在巴生的福建人已经接近9000人。
五条路的观音亭见证了巴生的变迁与发展,这是一间历史悠久、香火旺盛的古庙,是当地重要的地标之一,也是当地华人的信仰中心,庙门上“观音亭”牌匾上,还刻有“光绪任辰孟夏吉立”的字眼。作为巴生华人社团唯一一间公众庙宇,历史赋予观音亭的乡愁印记,在反映当地华人奋斗历史的同时,也见证了一个族群在历经多年磨难后,依旧保有原乡民间信仰的历程。素食者若想探索肉骨茶以外的巴生,亦可到朴乐空间走走,这是巴生第一家民宿素食餐厅,每天有不同的特色餐点。




祖籍福建的70 后华裔林秀明(左二)目前与家人定居在厦门。


最重要的味道不在舌尖
70后华裔林秀明在吉隆坡长大,她的爷爷是福建永春人,十几岁时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在当时,出洋是无奈之举,落后的交通工具和落后的通信方式使得“漂洋过海”与“生死未卜”两个词如影随形,等成家立业、一切安定下来后,回家的路变得很长很长,终其一生,林秀明的爷爷也只回去过一次,“爷爷说,他还认得回家的路,家门口还是一片水稻,他说,都还认得。”林秀明说,爷爷回去后,特意在老家拍了一张照片,照片背后写有他在马来西亚的地址,多年以后,老家的人就是拿着那张照片过来寻亲的。
《民国吃家》里写道:“一个人的童年饮食习惯往往决定了其一生口味的基调,一个人成年后的所谓美食,往往也只是在找回童年的味蕾记忆而已。”在林秀明的记忆中,爷爷奶奶沿袭了吃米饭、喝茶的饮食传统,他们的餐桌多是粗茶淡饭,腌菜、豆腐乳;爸爸妈妈是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的新移民,他们的餐桌上咖喱、椰浆饭开始唱主角;到了自己的餐桌上,在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下,基本上都是简餐。以早餐为例,多是冲泡一下麦片、豆奶,啃几片面包就应付过去。日常,她喜欢去华人茶室的Food court寻找美食。所谓Food court就是各种美食摊开在一起,食客可以自己选择爱吃的东西,再坐在公共的桌椅用餐。老茶室,小摊档,使得华人饮食文化得以更持久地保持延续。
马来西亚天气多炎热,从前,夏日的那一口冰凉的甜汤,叫作“地瓜汤”,将晒干的地瓜煮汤,放糖,一碗下肚,解暑气、解疲劳。到了林秀明这一辈,甜汤变成了甜品,地瓜去皮后,抹上擂茶酱,再撒些花生、糖,一口下去好吃又可口。尽管饮食习惯各有不同,但一家人都认可吃素,林秀明的奶奶是农历初一、十五吃斋,爸妈因为信佛的缘故,也经常吃素,她自己13岁时因为价值观选择吃素,她的孩子更是胎里素。八年前,林秀明随先生定居厦门。
定居厦门后,林秀明见到不少儿时的食物,入口即溶的花生糖、过年做的年糕、福建虾面……那是老一辈人的乡愁。“我们住的地方是华人村,便利店里基本上都是卖华人吃的东西。”背井离乡的人们,总是特别怀念妈妈的味道与故乡的餐饮,也因此总要想方设法弄一些家乡的食物。移民的食物带来一连串的链条,如专从老家运来家乡味的小贸易商,如比较花工夫制造的吃食小店,不但可以回味旧时的记忆,又可解乡愁。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味道不在舌尖,而在本身的那种“味道”。这点真让人感念。


第三代华裔王皓永(右一)自 1993 年开始茹素后,致力于推广素食文化。


价值观比食品本身更重要
据数据统计分析,马来西亚最关注素食的消费群体来自槟城、雪兰莪州的Petaling Jaya、Shah Alam和巴生,这几座城市的共通点为华人众多、消费能力较强、受教育程度更高,有利于素食文化的推广。2021年,马来西亚社交网络掀起“白旗运动”,呼吁因新冠肺炎疫情致生计困难的民众在住所屋外升起白旗或挂白布条求助,不少华人企业家向医院、庙宇捐赠素食便当,同时推广吃素。Mama Vege素食餐厅创办人王皓永也积极响应。
王皓永是第三代华裔,从1993年开始茹素,他看准市场上较少有素食火锅店,2014年创办马来西亚第一家素食火锅连锁餐厅,目前有9家分店。王皓永同时也是中华素食协会会长,曾两次带队到厦门参加佛事展,推广素食文化,南普陀寺的素食文化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中华素食协会曾做过一项调研,据统计,马来西亚从事素食加工的企业超过130家,素食餐厅超过2000家,“素食在马来西亚盛行已久,以店数来看,吉隆坡最多;其次是槟城,近70%的槟城华人曾经吃过素食。九皇斋节期间,槟城到处可以吃到素食,反而没吃素才让人奇怪。”王皓永如是说。
是的,要说起马来西亚小吃最有名的地方,应该还得数槟城。除了美食,在乔治市的街头散落着许多壁画,这也是吸引诸多人到槟城旅游的原因之一。乔治市是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于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在众多街头壁画,你会邂逅华裔画家陈毓康与“101失落的猫”组织联合创造的各式各样的猫咪艺术品,目的是要唤醒人们爱护小动物的心。许是吃素的缘故,陈毓康的作品多以“爱”为中心,提倡多创作正能量。
同国内一样,马来西亚吃素的人分为4种:宗教信仰,健康理由,保育动物,环境保护。陈毓康属于后两者,他曾经特别喜欢吃肉,从荤转素,与太太有关。俩人恋爱时,一起去一家仿荤素餐厅用餐,到了现场,陈毓康愕然发现自己曾来过,原来过去吃的是素食。陈毓康认为自己味觉不灵敏,于是开始吃素。一开始,他也留恋过肉的味道,于是看到荤食菜肴就想象是一只动物摆在餐盘上,就这样慢慢放下吃肉的念头。“大马素食通”App也给他提供了很多便利,小程序可依据地区、营业时间、食物种类和价格对素食餐厅进行分类,还有GPS导航,当然,也可利用大众点评来搜寻素食馆。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