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汪威江:两岸联手创造影视“华流”

来源: 2023-08-11 12:00
 

汪威江: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中国视协理事,参加过10届海峡论坛。

我是两岸影视交流的一个老兵。从1989年开始参与两岸影视文化交流,34年来我参加的交流活动超过300场。2013年成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后,让我有机会结识更多大陆影视界同行,在推动两岸影视产业合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同样,我也是海峡影视季的常客。从第一届海峡影视季举办时,我就带着台湾影视人到厦门来交流。因为,影视节目是最能够拉动两岸人民情感的平台,通过影视方面的合作,可让两岸乡亲围炉而坐,携手弘扬中华文化。

如今,我希望能够进一步将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打造成两岸影视交流的桥梁,并将海峡影视季做大做强,塑造成国际化品牌盛会,联手将华语影视和中华文化推向全世界。

 

两岸影视写下亮丽成绩

两岸影视交流的起源其实很早,1984年,《搭错车》在厦门、泉州等地“登陆”,成为首部在大陆上映的台湾影片,而台湾艺人到大陆拍摄影视作品的先河开始于台湾艺人凌峰。

之后,两岸影视合作的经典之作当属《还珠格格》,在两岸均创下当年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率纪录。近几年,随着两岸在影视、演艺等艺术领域交流的不断扩大,大陆方面不断放宽台湾影视产品“登陆”。越来越多的台湾导演、演员把大陆作为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卧虎藏龙》《云水谣》等两岸合拍影片也在海内外赢得票房和声誉。同时,两地的电视剧在对岸市场也取得不错的反响。不少台湾独特角度的影视剧在大陆热播,而大陆影视剧《延禧攻略》《甄嬛传》等也十分吸引台湾观众。

就在两岸影视交流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疫情来了。三年多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让两岸的影视交流雪上加霜,几乎陷入停顿。虽然两岸的影视同业饱受摧残和煎熬,但在两岸业界坚定的毅力和持续奋斗下,不仅咬紧牙关撑了下来,而且彼此在各自的努力下还开创了新局,写下了亮丽、耀眼的成绩。

以台剧来说,于过往单一偶像剧的类型中觉醒,抛开了梦幻的甜宠,走向探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开始重视演员的演技,跳脱稚嫩、生涩的颜值。当海内外的资金投入后,更让台湾影视制作业有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摄影、灯光、书画、独到的功夫呈现了精致的画面。而且编剧不再凭空遐想,实事求是潜心于事件发展带来的醒思,尤其是诠释新时代女性的独立思想以及现实主义题材方面出现了许多的精品,产生了许多叫好叫座优质的剧集,像《我们与恶的距离》《谁是被害者》。2019年—2022年间,光是在豆瓣评分8以上就有将近20部,尤其《火神的眼泪》和《做工的人》都拿到9分的高分。像《俗女养成记2》还打破了《俗女养成记1》9.2分的纪录,达到了9.3分。最近播出的《模仿犯》在网飞上线后,全球累计观看时长达到了1774万小时,荣登网飞全球非英语影集排行的第二位,也是少数登陆欧洲和中东的台剧。

我们喜见在台剧锐变之后观众的回流,再度引爆了台剧。回想2011年到2018年台剧掉入谷底,不仅失去了与大陆同业合作的机会,也失去了同文同种的大陆市场。2018年,大陆出台“31条措施”,算得上是对台湾影视产业发展以及两岸影视合作打了一剂强心针。

“31条措施”与台湾影视产业发展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台湾人士参与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电视剧制作可不受数量限制;引进台湾生产的电影、电视剧不作数量限制等。鼓励了台湾同胞加入大陆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类专业性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参加相关活动。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未来出台更多细则,让两岸业者更有动力参与合拍片,制作出更多更好有助两岸情感交融的节目。

如今一些台湾年轻人受教育、传媒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缺乏亲切感和归属感。经由大陆的协助,台湾影视产业活起来,以两岸题材的影视节目,让台湾年轻人重新认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中华文化的可贵。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两岸影视创作如果能充分地挖掘写实主义、文创等题材,引起两岸青年心灵共鸣与情感呼应,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交流效果。

 

影视合作互补空间大

今年的海峡影视季,让我最惊喜的一点,是首先构建了两岸海峡影视对接项目推介会的这个平台。这个平台的成立,是在疫情过后,两岸交流开始复苏之际,率先敲响了两岸的合作,让我们看到大陆方面对两岸影视交流工作的用心。

说起两岸影视合作,我认为,建构播出平台,是当前推动两岸合拍片的可行方法之一。可在大陆一些电视台设立“海峡剧场”,开辟专门时段播放两岸合拍剧。两岸合拍剧在政策扶持下若能迅速壮大并保证质量,台湾各大平台也会争相引进,有助解决产业振兴、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问题。两岸有关部门还可增加电影电视作品、音像制品等的配额,以此推动“量”和“质”的共同发展;共同成立华语全球制播与发行平台,推动两岸影视产业共用资源、共享利润、共同发展等。

大陆有充足的资金、广阔的市场和专业的影视团队,大陆影视产业的发展,包括制作思维和技术提升已走在台湾前面。但台湾影视产业有多元的文化,创意丰富,且较早跟海外接轨,对外行销方面经验丰富,两岸合作互补空间大。大陆做大做强,台湾可做专做精。两岸若能携手合作,将会制作出更多受海外市场欢迎的精品。且两岸影视界未来除加强合拍、协拍、发行等合作外,还应开拓诸如纪录片、数字影视等新领域合作,共同挖掘中华文化内涵,推动其走向世界。希望未来两岸能够联手创造出对抗“韩流”的“华流”。

说回厦门,其实台湾与厦门在影视上有更多合作机会,真正落实两岸一家亲的观念。在影视产业发展上,要两岸携手、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并应加强政策力度,以政策配套突破台湾影视市场困境。希望将来两岸影视季的规模能够扩大,进一步加深两岸影视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让厦门成为两岸影视合作产业链最重要的一环。

我相信在国际影视创作平台竞争激烈、积极拓展市场的势头下,惟有两岸尽快携手展开合作,才能振兴中华影视文化,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我们期待合作的春天到来,更期盼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甜蜜的果实。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