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青春作伴 齐赴乡村之约

来源: 2024-01-02 12:01

集美区积极引导两岸青年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集美模式”,让乡村振兴结出了“集美硕果”。

把闽南的古厝和花砖元素运用到篮球场的围网设计之中,老旧的篮球场在创意的包装下“旧貌换新颜”——在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里,一个时尚靓丽又不失闽南特色的篮球场令人注目。这个篮球场的改造是由台湾青年设计实施的,看似小小的改变,让古老的城内村焕发出不一样的青春。“当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是凋敝偏远的小渔村。想不到两年多的时间,这里已经脱胎重生,成为两岸青年逐梦的舞台。”台湾青年郑孟桓说。

近几年来,从产业培育到古厝活化,从文化创意到驻村乡建,一批在厦台湾青年抓住发展机遇,投身乡村振兴,他们改造乡村面貌,守护乡土文脉,找到筑梦的舞台。

 

台湾青年助力集美乡村振兴

在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台湾青年参与大陆乡村振兴其实有着天然的条件与优势。一方面,是台湾农业与大陆有着天然的互补性,精致农业发展成熟;另一方面,在乡创、乡建方面台湾有先行优势,台胞更容易获得相对成型的理论和经验。此外,基于大陆的互联网新经济,“网红直播电商带货”等新业态,是台胞青年最易上手的创业捷径,为他们参与乡村振兴,开拓了广阔的新空间。

坐拥两个台商投资区,集美区内台企多、台商多、台青多。“近年来,集美区全力打造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探索两岸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集美模式’。”集美区委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拥有对台交流基地“闽台小镇”、对台民间信仰点霞城城隍庙等丰富的对台资源,闽南文化底蕴深厚,两岸共创历史由来已久且成绩显著。

如今,城内村的“两岸情缘”也延续到了乡村创新和社区治理过程中。众多海峡两岸乡村建设中的追梦青年,将汗水与活力注入这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用文旅文创点亮乡村空间,用陪伴交流活跃乡村氛围,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城内村的变化要追溯至2020年,集美区开展首届“手创青村”乡创研学工作营,与台湾颇具历史渊源的城内村成为两岸青年研学活动的主阵地。郑孟桓正是当时工作营的台青之一。回忆最初来到城内村,郑孟桓说:“我们来到城内村,发现这里不仅有连接两岸民众心灵归属的台北霞海城隍庙祖庙、施琅驻军修城留下的遗迹,还有非遗传承项目五祖拳、宋江阵等,这些闽南文化可以作为研学课程进行开发。”

同样在2021年,为期10天的集美区第二届“手创青村”两岸青年乡创研学工作营在城内村拉开序幕。在300多年历史的城门拍摄短剧,改造闽台老电影博物馆、独具特色的IP设计……63名两岸青年携手开启一段乡村振兴之旅。

2022年,“村Young计划”首期沉浸式体验活动在城内村举行。两岸大学生在“剧本杀”解谜之旅中,深度体验挖掘城内村的故事,并将其拍摄记录下来,共同探寻两岸历史文化渊源。

在连续三年的乡创研学活动的带动下,先后有近300名台青来到城内村,他们参与改造的霞城电影院成为各种研学体验的场所之一;“两岸文缘”牌匾旁的古厝已被修葺一新,成为专家学者的创意工作坊;两岸城隍文化祈福广场洁净一新,山海文明展示墙引得市民游客驻足拍照留念……在台湾青年的带动下,城内村村民着手修整房前屋后,或租赁或合规改造成民宿,增加了收入,也聚集了人气。

 台湾青年赖淑珍(前中)与她的“青青之约”团队。

用台式文旅文创点亮乡村

“以建筑风貌为基础设计有趣有料的研学配套教材;从两岸历史故事出发,引入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等趣味化研学模式,集美区正在把‘城内气质’融入‘商业产品’中,运用台湾文创理念,从文旅文创维度助力乡村振兴……”集美区委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台青的到来,也为大陆乡村文旅文创产业带来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厦门大学台研院副教授唐桦表示,台青在做农业文创有很大的潜力和天然的优势。“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文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台湾的文旅文创优势在于创意无处不在,重创意、人文与体验,并将之生活化、精致化,而农业文旅文创在大陆是独有的市场,台青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到品牌的宣传当中,帮助打造乡村品牌。”唐桦说,一些去乡村的台青曾经告诉她,比起经济利益他们更看重社会价值。而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台青们注重的情怀、强调的社会价值都能得到实现。

左星星是江苏人,她的丈夫刘柏萱是台湾人,两人均有着丰富的广告策划行业经验。几年前,两人来到集美区,以乡村为舞台,牵头创立聚融壹家台青双创基地,召集更多的两岸青年,助力集美区乡村振兴。“我们现在正在打造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从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产业五大方面助力推动集美区乡村振兴。”左星星表示,在不同方面,他们都安排了相关的台青项目来参与乡村振兴,并计划把更多的台湾专家引入到乡村振兴的产业中来。

2017年,台湾青年赖淑珍来到城内,开启她的乡村之行。村门口的霞城城隍庙,是台北城隍庙的祖庙,相同的文化与传承,让这里成为她寄托乡情的场所,也让她萌发了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念头。在她的推动和组织下,许多两岸青年加入她的团队“青青之约”中。

“青青之约,顾名思义就是两岸青年一同携手,去完成我们共同的目标。”赖淑珍介绍,依托城内村丰厚的文化资源,“青青之约”团队以“村风”“村史”“村食”“村歌”四大内容为主题,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将城内村的故事拍出来、存下来、传出去。

“我们拍了MV、纪录片,也邀请阿嬷教我们一起做草仔粿这一闽南特色食物。”赖淑珍说,她还创作了《城内之歌》,希望透过音乐的方式,把城内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事实上,像左星星、刘柏萱、赖淑珍这样扎根集美区、以乡村文旅文创为舞台的优秀两岸青年还有很多。为此,集美区与两岸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懂技术、懂管理、懂营销的台湾高素质人才加入“高校产业技术联盟乡村振兴顾问团”,带领更多台青,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乡村产业培育、文旅文创等乡建乡创项目建设。

同时,通过根植闽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集美区为乡村振兴搭建两岸人才交流平台,也为两岸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舞台。据统计,自2018年起,集美区联合辖内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精心设计工作营系列活动,不仅让台青们留下创意,还积极引导,将工作营创作成果在乡村实施落地,从而吸引他们留在集美就业创业,实现了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

 

两岸青年深入走访集美乡村,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到乡村文创当中,帮助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探索两岸乡创合作新模式

“两岸青年以文化为纽带,让很多文化创意在城内村落地,大大丰富了后溪村的旅游资源。”后溪镇党委书记黄大阳介绍,着力于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后溪村已与5家商家签约入驻城内村,并对接更多商家,打造出“虎爷波比”抱枕等一批受欢迎的文创产品。

而与城内村一样,在两岸乡创合作中焕发生机的,还有集美大社。2022年8月初,“两岸乡村振兴谈”直播课走进位于集美大社,在集美区的台青携手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为两岸青年学员在线讲解文创IP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这堂“干货满满”的直播课,吸引了两岸超500万人次线上围观。

2010年,为解决大社人的生计,集美街道办开始实施“艺术家部落”计划。时任集美街道办主任林志斌记得,那时的目标就是邀请艺术家入驻大社,模仿深圳大芬油画村的模式,后者原本也是并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部落,最终打造成中国油画第一村。在文旅浪潮下,大社在2016年开始新一轮社区营造。政府出资修缮青石板路,连续几年举办海峡两岸涂鸦艺术节,邀约年轻艺术家在大社旧墙上作画。非遗文创市集和公共演出也来到大社戏台,从点到面,大社的社区活力开始被激活,也吸引了众多两岸年轻人驻足定居。

来自高雄的年轻人王圣棻,在大社开了一间深夜食堂“更也”酒肆。餐厅很小,每一个角落都是他自己设计的,为的是制造一种城市稀缺的家的氛围。这家每天晚上七点才营业的预约制酒肆,迅速成为厦门网红美食打卡店。

高雄青年王圣棻自己设计的深夜食堂“更也”酒肆,营造出一种城市稀缺的家的氛围,迅速成为厦门网红美食打卡店。

而在集美区之外,厦门不少村落也开始朝着两岸乡村文旅文创合作的方向前进。

厦门翔安的欧厝社区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近年来吸引了许多台湾青年前来参与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台青刘维铠过去在台湾从事社区营造工作,2014年与妻子一同来到厦门生活。经过实地调研,刘维铠决定在欧厝社区创业,把海洋文化与台湾特色相结合,与乡亲们共享发展果实。“厦门翔安这边有个欧厝村,在金门也有一个欧厝村,它们可以互相对应。”刘维铠说,他将着手深挖两岸的文化,未来将与更多台青组成辅导小组,把台湾社区营造经验移植到更多的社区,摸索两岸乡创合作的新模式。

2019年成立的厦门市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旨在搭建两岸城乡发展工作交流平台。近年来,基金会秘书长、台湾青年李佩珍率领一批来自台湾的社区营造员,活跃在海沧区乡村振兴第一线。采访中,李佩珍说,“培根”是台湾社区营造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当下,基金会也正在发起“培根计划”进行村居改造,让村民有思维、有能力参与进来。“在硬件改造的同时,让村民放下锄头、会煮咖啡,产业就有永续的可能性。”李佩珍说。

“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让本地居民生活得更美好。两岸青年结合本地乡村特性,引入台湾社区营造等经验,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居民。也能在乡村振兴中,见证两岸融合。”左星星说。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