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为名人立传 为时代立言

来源: 2020-11-13 18:26

2019年,厦门海沧开台文化公园正式开园。



一百多年前,连横抱定“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的信念,奋当著史,开创了台湾历史编纂通史先河。《台湾通史》诞生以来,在弘扬爱国爱家的民族主义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翻阅《台湾通史》里的人物列传,里面记载了众多为了祖国统一和台湾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人物,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属颜思齐、丘逢甲和施琅了。

《台湾通史》不断出版重印,书本中的这些人物故事也随之在海内外传播开来。


“开台王”颜思齐

置于人物列传之首

坐落在海沧区西北隅九龙江入海口的青礁村,走出一位拉开台湾大规模开发序幕、为开发台湾作出了卓绝贡献、被台湾同胞誉为“开台王”的风云人物,他就是颜思齐。

颜思齐一生充满传奇色彩,390多年前辗转来到台湾,并以此为基地,组织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大陆民众移台垦殖活动,拉开了台湾开发的序幕。在颜思齐之前,汉人进入台湾,只是零星的偶发的现象,并未形成规模聚落,与原乡文化经济的交集也非常薄弱。

开台活动促使了“台湾”名称的开始叫起。颜思齐在十个寮寨中区建筑台楼,山坡上成片的寮寨楼台,山坡下碧波荡漾的海湾,一个“台”,一个“湾”构成了台湾的名称的关键词,“台湾”之名始见经传。

台湾也是在颜思齐登陆后,进入了世界海上贸易网,运载日本的白银,中国大陆的茶叶、丝绸、瓷器,吕宋、交趾的香料、特产和欧洲军需的商船在台湾络绎不绝,台湾逐渐成为中中国大陆、日、荷互市贸易的地方。

拂去历史的烟云,穿越岁月的时空,颜思齐受到了百姓的敬仰,人们为他著书立传,连横在编辑《台湾通史》时,就将《颜思齐传》置于列传之首,可见其对颜思齐的尊崇。

颜思齐组织大家开发荒岛是一个大事业。他们沿笨港(今北港镀水林乡一带)建造栅寨,建造房屋,辟置十个寮寨。这十个寮寨按职能的不同分别称为:主寨、前寨、后寨、左寨、右寨、海防寨、粮草寨、哨船寨、抚番寨、北寨。他把带来的二百多人分别安置到十寮寨中去,按照各寮寨划定的土地,齐心协力,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共同开垦这片沃土。因此,这十个寮寨可以称为台湾最早期的汉人村落。从这十个寨的寨名和布局可以看出,颜思齐从日本带到台湾笨港的二百多人,作为一支准备起义的部队,他的寮寨完全是从军事设防的角度严密部署的。也由于他对所处的形势应对措施有力,使得这二百多人的队伍终于在台湾站稳了脚跟。

立足台湾之后,颜思齐深感这里地广人稀,要开垦大片荒地,仅靠二三百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到闽南招募大批乡民来参加垦荒。于是,他决定招募漳州、泉州的贫民来参加台湾的垦荒。派杨天生等人分乘十艘船到漳州、泉州,招收贫民来台湾开拓,来回二三次,连续运来二三批,共三千多人。据《台湾通史》载:“漳、泉无业之民亦先后至,凡三千余人。”这便是最早从漳泉招来开发台湾的大批移民。颜思齐将这些移民分开住在十寨,全归他领导,进行垦荒,开发台湾岛。经过大规模的移民垦荒,使当地大片荒地变成了良田。

在垦荒、发展海上交通贸易的同时,颜思齐在笨港东南一片平野地,建成“井”字形的街道,分九区成为集镇。中区筑大高台,为“开台王”,东区设“读书堂”,西区建“天妃祠”,敬奉祖神,即现在的嘉义奉天宫,南区为大军营,北区是大仓库,形成了台湾地区的最早汉族集镇、城市的雏形,并在那里陆续拓垦出九个村庄,就是今天的“外九庄”。据连横的《台湾通史》记载:“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闽、粤之族也。”换言之,台湾的居民以闽南移民为主。

由于颜思齐是最早招募漳州、泉州移民到台湾进行拓垦的组织者,故被尊为“开台王”“开台圣王”“拓台第一人”“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台湾人民竖立“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并在台湾嘉义县新港奉天宫内兴建“思齐阁”、“怀笨楼”和“思齐图书馆”,建颜思齐陵墓,以纪念他的功绩。

台湾北港镇颜思齐登陆纪念碑。

台湾云林县北港镇纪念碑东向基座碑记略述颜思齐、郑芝龙开拓北港事迹。



抗日英烈丘逢甲

爱国思想恰与其相通

跟颜思齐一样,在台湾台中,“逢甲”二字频现:有游客们熟知的台湾规模最大的逢甲夜市,有学子们向往的逢甲大学,有台中知名的逢甲商圈,还有人们不经意间看到的逢甲小学、逢甲社区、逢甲大桥、逢甲路……“逢甲”是台湾著名抗日志士丘逢甲的学名。每一处仿似都在诉说那段抗日的烽火岁月,提醒着人们历史不能忘记。

1895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清廷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目睹神州陆沉,迅即中断教书育人和诗文创作,将“守土拒倭”视为自己的最重要职责,愤起毁家纾难,以他特有的号召力,组织义军,反抗日军的武装占领,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辉煌一页。

连横在《台湾通史》里,对丘逢甲的爱国诗作和抗日事迹记述尤众。爱国思想恰与丘逢甲相通,丘逢甲诗里写到古代烈士田横,连横誓要做爱国者,便将原名连璜更名为连横也由此而起。

丘逢甲,出生于1864年,时为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苗栗堡铜锣湾人(今台湾苗栗县铜锣乡),1889年中进士。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开战,丘逢甲奉朝廷之旨督办台湾团练协防台湾,以防日本趁乱南下骚扰。次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条约中竟意外地有台澎被迫割日条款,消息传来,全台震惊,丘逢甲上书力陈反对割让。无奈条约已成,丘逢甲遂率台湾士绅继续抗日以待内地王师。然而,当时台湾省最后一任巡抚唐景崧无心抗日,其麾下清军无纪律,方闻基隆初败于日本侵台军便已自成乱兵,逢甲命其学生吴汤兴继续率台湾团练兵抗日保台,吴汤兴亦上不辱忠国之心下不负恩师之命,与民团力战日军,数月后阵亡于台湾八卦山。其间,丘逢甲又奉父命无奈回归大陆,持续呼吁清室与内地民间舆论救台。离台前,曾愤然有诗:“宰相(指李鸿章)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岭云海日楼诗钞·离台诗》)事后,逢甲渐知徒清室不足以救中国保台湾,转而支持新式教育与革命救国,并持续任教于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以及成立“岭东同文学堂”以新式教育培养下一代学生之革命爱国思想。

1912年,丘逢甲积劳成疾,告假南返。2月25日卒于广东镇平员山里第,遗言葬须南向,曰:“吾不忘台湾也”,享年四十九岁。

 

位于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逢甲村)的丘逢甲故居,成为海峡两岸民众缅怀丘逢甲的首选之地。

台湾逢甲大学校内的丘逢甲先生纪念馆。


名将施琅

抚定台湾第一人

施琅是清初的一名武夫勇将。他以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受命“独任专征”,在做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1683年率领清军一鼓作气打败了台湾的郑氏政权,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施琅堪称清朝一代海军名将,可算是历史上真正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大统一的第一人。

在《台湾通史·施琅列传》赞文中云:“施琅为郑氏部将,得罪归清,遂藉满人以覆明社,忍矣!琅有伍员之怨,而为灭楚之谋,吾又何诛?独惜台无申胥,不能为复楚之举也。悲夫!”连雅堂以伍员复仇的故事比喻施琅,颇富历史想象力,而赞文中结语对“复楚”的期待,则重申了自己原来立场。

施琅,明天启元年(1621年)诞于福建晋江,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76岁的施琅逝于厦门任上。施琅历任清军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封靖海侯,靖海将军。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康熙二十年(1681年)施琅再次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加授太子少保,到厦门上任。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奉旨专征台湾,统率福建舟师迅速攻取澎湖,而后,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促成郑氏集团放弃抵抗而就抚,台岛不战而下。

其时,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站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巩固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保护中国海洋权益的高度,上疏力主留台卫台。他的真知灼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从1683年后,台湾除了在甲午战后曾被日本侵占五十年外,再也没有离开过祖国的怀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东南海疆宁靖,两岸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进步。

其实,施琅与厦门渊源颇深。进军平定台湾,为清政府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被派驻厦门任第一任福建水师提督。为此,厦门地方官绅在这里为施琅建了生祠坊,并为施琅父子立了石坊表。

位于同安霞露街123号的施氏大厝,是施琅当年驻防同安时期住宅建筑群的一部分。在清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至翌年二月,施琅赴同安任副将,在驻防同安期间,施琅都居住于该建筑群内,其二、三、四子都在此期间诞生。施琅建筑群原有施氏祖祠及两座生活起居大厝,还有武馆、月眉池、将军井等建筑。可惜他在同安的故居只剩下大厝一座,如今,这里已经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安施氏大厝。图/赵燕贞

位于厦门同安的绩光铜柱坊,系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朝廷为靖海侯施琅而建。是现今厦门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石牌坊。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