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我记录的是父子传承手艺的匠心

来源: 2021-02-25 18:45

台海艺文新闻类金奖得主吴建勋讲述获奖作品背后故事


把雕版从木头架子上取下来,然后逐一清洗干净并阴干,然后整理排序、拍照存档,再用宣纸进行印刷、装订成册。最后将这些整理好的版片放回架子上,10年来,郑兴宝郑宗南父子俩每天就重复着这一件工作。这些百年雕版经过整理、修复,再影印、线装,得以重新面世。台海艺文新闻类金奖得主吴建勋被父子俩接力传承这门手艺的匠心所感动,软磨硬泡、终撬开父子俩心防,并持续五年聚焦。


郑兴宝、郑宗男父子在藏书楼内核对和校验雕版。十年来,父子接力保护,从未间断。(摄于2014年5月22日)

家里的米缸在什么位置,郑兴宝不一定清楚,但20万片雕版放在什么位置他一清二楚。(摄于2019年3月7日)

这些尘封百年的雕版,修复时须经过冲洗、阴干、修补等一道道复杂工序。(摄于2019年3月7日)

这些经过修复的雕版,影印后重现百年前的精刻风貌。(摄于2019年12月14日)

郑宗男正用电子设备将整理修复的雕版进行数字化。(摄于2014年5月22日)

整修过的20万片雕版,嘉业堂安排多位员工,用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重新影印。(摄于2014年4月23日)



嘉业堂藏书楼雕版经整理、修复、影印、线装,得以重新面世。我国又多了一套典藏古籍。(摄于2016年1月15日)

雕版整理的十年间,嘉业堂藏书楼天井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父子俩守护的身影。(摄于2019年12月12日)


讲述/吴建勋  整理/《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宁波的天一阁,杭州的文澜阁,湖州的嘉业堂和瑞安的玉海楼是我国著名的藏书楼,合称为“江南四大藏书楼”。其中,湖州市南浔古镇上的嘉业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1920年由南浔富商刘承干所创办。嘉业堂藏书楼因保存着20万片珍稀雕版片而在全国绝无仅有。

嘉业堂藏书楼作为南浔主要的一处景点,对外开放,平日里游客熙熙攘攘。较于外面热闹的气息,后院则显地格外宁静。郑兴宝与儿子郑宗男守着这一老宅院,多年如一日,为“复活”雕版片默默耕耘。
嘉业堂藏书楼里的20万片珍稀雕版,十分珍贵,不仅外形美观,而且都是用上好的红梨木雕成,雕刻精美。不少刻本已成为海内孤本,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知道郑兴宝在做这项工作,他也几乎不愿接受采访。起初,我要拍时,郑兴宝也是拒绝的,他觉得这是藏书楼内部的事,不方便对外。郑兴宝寡言少语,但极富责任心,一旦手里有活儿,一般也不大理会人。
长期在一线拍摄,像这样被拒绝的事儿,并不少见。修复雕版就是修复历史,我觉得这非常值得记录。就这样,反复去了好几次,跟郑兴宝话话家常,渐渐地,他也卸下了心防。
1984年,郑兴宝从部队转业后就进入嘉业堂藏书楼工作,从此爱上了这项虽枯燥却是十分有意义的文献整理工作。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郑兴宝成了嘉业堂第四代守护者。为了保护这批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2010年国家启动了“嘉业藏书楼版片保护工程”。郑兴宝接下了这一繁重的工作。
郑兴宝的家就住在藏书楼边上,一天至少工作9个小时,他跟儿子郑宗南几乎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每一片雕版中。每次过去,不一定能拍到我想要的画面,因为有的工序持续一两个月,容易拍到重复的画面。常常是过去聊下天,了解他们接下来的工作内容、工序等,以便下次登门更好地取材。
从2015年开始记录,跑的次数都记不得了,每次去都希望找到不同的画面,来反映父子俩持续接力的过程。
跑的次数多了,久而久之,也跟郑兴宝、郑宗南处成了朋友。库房外,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库房里,则是一片安静的天地。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每天的工作很单调枯燥,但每次去,郑兴宝趁着喝水抽烟的功夫,分享他近来清理雕版的新发现,总是滔滔不绝,可一旦投入雕版清理的工作中,他就又一言不发,十分专注。
10年来,从家到藏书楼,成为他们父子俩生活的“两点一线”。 其实,嘉业堂雕版自清末、民初印刷过一次后,百年来没有再动过。这些百年雕版除了重新整理、修复外,郑宗南还将其翻拍,全部完成了数字化影印、保存。而影印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存雕版,因为每印一次就等于是在版片上覆盖了一层保护膜。
最让郑兴宝欣慰的是,他到了退休年龄后,他的儿子郑宗男接替他,接力这项旷日持久的重大工程。较于郑兴宝的“守旧”,郑宗南更希望雕版这门手艺能够走出“库房”,被更多地看见。于是,他还推动雕版走入校园。自2015年开始,浙江图书馆嘉业堂藏书楼与南浔实验小学合作建立雕版印刷传习基地,每周坚持开设雕版印刷拓展性课程,使雕版印刷技艺走进校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雕版印刷、仿古线装等古老非遗技艺,兴趣浓厚,目前该校已培养了100多名雕版印刷的小传人。
我觉得这组作品的记录,倒不是说难度有多大,主要是雕版手艺的复杂性,很多时候一个工序都要持续数月,拍摄因此持续较长时间。此外,再加上这些雕版片不少都是孤本,其珍贵不言而喻,在拍摄过程中也不好随意移动,虽然这是这样一项“抢救复活”的工程,极为单调繁琐,但不管多小的细节,他们父子俩都不厌其烦,反复地重复着一个个工序,这是最难得的,与其说我记录的是郑兴宝郑宗南修复雕版片的过程,倒不如说是记录他们接力传承这门手艺的匠心。


平凡的小人物题材,一直是我镜头聚焦的对象,经营这样的专题,需要以月以年为单位,我之所以乐此不疲,一方面是因为对摄影的热爱,另一方面是觉得这些小人物的闪光点,是时下社会所需的正能量。台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这样的小故事、小善举能够在两岸传播开来,细水长流。

—吴建勋


评委点评

这组作品是有关时间的作品,也是摄影与文化资产保存的议题,作者的拍摄手法并没有像一般参赛作品强调视觉张力或洒狗血式的夸张角度和表现手法来取得评审的青睐。相反,我们看到整组作品像是一篇朴实无华的散文,影像故事的结构起承转合就像文字一样的准确。评选过程中,作品让我感到纪实摄影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影像文化真实的存在和时代性。
图中一张父子靠窗且前后并置关系画面浮现在深色背景中,使人联想到图说中主角人物郑宗南说:“文化传承更多是一份责任,可以让后人看到被我们保护下来的东西”。毕竟文化资产的保存本来就是为了下一代,文资保存本身更是与时间赛跑,整组作品更是透过“光”的元素让我们看到文化的细节及时间流转,仿佛看到文化存在消逝的停格,作者细腻不花俏的摄影手法、议题选择及影像美感经营,不论在铺排与运用,均能激发观者想象。特别是最后一张,整齐灰色屋瓦的排列不仅仅透露出生活文化经过时间淬炼的美,也对应出主题嘉业堂藏书楼里的20万片珍贵且雕刻精美的版模的价值。
记录对象空间的原始面貌,是摄影者投入情感与参与观察完成的过程,是用镜头留住不可磨灭且有文化价值的见证。作品中似乎也说明着科技时代为人类现存或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找到出口,那就是影像的文化意义重于历史时间。
台湾当代摄影家、艺术家、台北国际摄影节策划总监  蔡文祥


十年,父子接力保护,从未间断。作者被父子俩甘守寂寞,十年“接力”修复文脉的精神深深感动,数年坚持跟踪采访,用镜头记录下父子保护、整理、修复、影印雕版的全过程。
欣赏这组有厚度、深度、温度的照片,不仅耐人寻味,更具思想、情感和细节。作者通过自身独到的理解和摄影语言的表达,在思想意识、表现形式、内涵底蕴、视觉张力上有所突破,用摄影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凝聚中国力量。
作者持之以恒关注父子十年“接力”,给予观照、跟踪拍摄,并辅以人文的温度和人性的关注。这组照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和摄影素质,而且体验到作者对选择题材的把控,对视觉形象的敏感,对细节的捕捉,对时机的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组图片专题正是体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典型作品。
高级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助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地市报分会会长  郑石明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