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台商会馆:见证台商厦门成家立业

来源: 2021-07-08 21:50

位于台湾街上的厦门台商会馆。


在厦门台湾街与仙岳路的厦门市几何中心地带,有一栋建成已经20年的建筑物,它便是厦门台商会馆,也是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的固定办公地点。

这里,见证了台商台胞在厦门兴业创业的历程。光阴变迁,沧海桑田,台商会馆的周边早已热闹非凡,满地繁华,道路拓宽更通畅、商业气氛更浓厚。但这栋略显老旧的建筑,依然矗立在此,成为台商台胞入厦的聚集地。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台湾企业家和年轻人来到这里,进驻台商会馆,创业、兴业,实现梦想,落地生根。

如今,厦门台商会馆入驻企业66家,企业员工有600余人。

 

中央对台政策改变引来台商身影

厦门台商会馆的建设,起源于厦门台商协会的创立。成立于1992年的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虽然不是大陆第一家成立的台商协会,却是第一家由大陆台商提出设会申请的社团组织。而它的成立,又得益于早期众多台企的到来与两个台商投资区的成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的对台政策出现转变,从力主“武力解放”转为积极争取“和平统一”,并积极促成两岸开放。于是,台商开始以“外商”名义或较为低调的方式进入大陆投资。但由于两岸关系尚处于对抗时期,台湾方面对两岸经贸往来限制严格,更未开放台商投资,因此台商对大陆还处于试探期,投资主要集中在地缘与文化相近的福建沿海地区,而厦门就是他们的首选。

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到大陆投资的台商是高新平,而他当时的投资首选地,正是厦门。1985年,高新平将生产导电硅橡胶的产业转移到厦门,开始他在大陆的事业第二春。

在高新平之后,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在厦门落地生根。同样是第一批登陆厦门的台商吴进忠介绍,虽然厦门是经济特区,但当年城市基础建设确实还比不上北上广,产业配套也不够完善,但有两个原因促使他在综合考量后还是选择留在厦门不走。一是厦门经济特区的政策优惠,尤其对台商的政策优惠力度之大;二是厦门离台湾实在太近了。“当时两岸刚刚开放,往返还要绕道香港、澳门、日本或是东南亚,而我预测交流的大门打开了,就关不上了,直航是迟早的事。后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证明了我当时的判断。”吴进忠说。

随着厦门的台商数量不断增多,中共中央开始在厦门试行新的两岸交流模式。一些专家学者也对相关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构想。

很快,海沧杏林两地台商投资区同时成立,厦门抓住机遇进一步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排头兵”。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建设中的杏林台商投资区。


超前部署建立台商投资区

1984年3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全岛的决定;同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1985年,由谷牧主持起草的国发85号文件讲得十分明确: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是为了加强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另一个部署是发展我国东南经济。这就明确了厦门经济特区的两大特殊任务:一是要为东南地区服务;二是对台工作,这是厦门特区的天职。

连续不断的政策利好给了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很大的鼓舞,大家都铆足了劲想要充分发挥厦门的对台区位优势,“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1989年3月,作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邹尔均带着申请批准成立台商投资区的资料去北京开会。

1989年5月20日,也就是两会结束后两个月,中央下达正式文件——福建省设立台商投资区,第一是厦门特区,那就是说厦门特区就是台商投资区,第二是海沧,第三是杏林,实际上是经济特区从岛内扩大到岛外了。

当杏林被批准为台商投资区的喜讯传回,全区上下欢欣鼓舞,一片欢腾,感觉在50年代就创办的杏林老工业区,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接到批准建立台商投资区的消息后,杏林区委区政府接连开了多场座谈会,区领导干部、国营企业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代表踊跃参与,畅谈创办杏林台商投资区的重要性,为办好台商投资区出谋献策。

在没有获批之前,区委、区政府都极力争取,希望杏林能够抓住发展机遇,成为台商投资区,心情十分迫切。真正批下来后,又备感压力重大,责任艰巨。杏林台商投资区初创阶段,除了基础设施薄弱外,对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统一认识,也是一大难题。

杏林区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工业区,到台商投资区成立的80年代末时,区内已有30多家国有企业。但这对于吸引台商入驻显然还很不够。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台商对大陆政策不了解,心存疑虑,不敢把资金投在杏林。杏林区委区政府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让台商吃下定心丸。当时杏林没有宾馆,台商住在岛内,干部们就这样在杏林与岛内来回跑,一个项目不是谈一回,而是几回甚至几十回。有时与台商谈判谈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事,谈不下来,第二天继续谈。就是靠着这样的高度积极性和诚意,台商终于一个接一个被感动了,下定决心把项目投在杏林。

创办台商投资区前,杏林区内没有一家台资企业。如今,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仅台商投资企业就将近300家。“借问投资何处去,台商遥指杏林湾。”早些年,台湾的一家媒体,曾经这样报道杏林的投资环境。

杏林台商投资区发展欣欣向荣,同时设立并拥有更大面积的海沧台商投资区,更是将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优势发挥到极致,迅速成为台商的投资宝地。

1993年4月,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开发建设的需要,福建省委、省政府进行现场办公,对海沧100平方公里用地进行重新调整,明确南部临海20平方公里作为石化预留用地外,其余80平方公里划由厦门市政府组织开发。1994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海沧,明确指示“要把海沧办成吸引台商投资,包括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中心,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重要开发区。”同年7月,中央对海沧开发也作了新的部署,明确海沧100平方公里用地向全世界开放,对外招商。此后,福建省、厦门市开始从政策、资金和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社会各界也以各种方式支持、推动海沧开发。经过几年的开发,海沧形成以工业为龙头,大桥、港口、国道、铁路为四翼的发展格局。

1992年12月20日,厦门台商协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正式宣布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

 


引导成立台商投资企业协会

在几个台商区相继建立后,在厦门的台企已发展到约300家,部分台商渐渐公开露面,相互间有了联系。他们认为,有必要通过某种形式加强联系、交流以及与政府沟通,探讨一些在经营、投资环境方面遇到问题时,尤其是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因应之道,于是,出现了试探性的社团组织——“宝岛商会”。

“宝岛商会”成立没多久,厦门的台商接到了政府的劝告,让他们依法申请成立协会。对此,厦门三德兴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沧明回忆说:“‘宝岛商会’聚餐,吃完饭,人就走了,越吃人越少。”另一位台商骆先生也承认:“宝岛商会”是联谊性质的,后认为不合法。政府是有心想把工作搞好的。我们要与政府沟通,建一个协会替大家出面,是有必要的,因为不可能每次有事,就300多家台商都去找政府。1990年9月1日,“台湾商会”第一次筹备会在厦门湖里召开。

长期从事对台报道宣传的原新华社驻厦门记者蔡国烟介绍:“到了1992年,厦门台商欲申请协会的事有了转机。那时,在厦台资企业发展已经趋于稳定,台商遇到情况需要与政府沟通、交流的事变多了。而且,政策允许了,也有了样板。”蔡国烟说的样板,就是在1992年3月,北京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为大陆首家;同年9月,深圳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为大陆第二家。

见时机成熟,厦门市台办对成立“台湾商会”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并受台商发起人的委托,于1992年下半年着手具体筹备成立协会之事。“我们很支持台商成立协会,但不倾向于在市里设立多个协会。”参与台协筹备工作、时任厦门市台办副主任的孔长才向记者介绍,当时,市台办说服原来的台商发起人,把原来湖里、杏林两个区的台商拟分别成立的社团,组合成为全市性的一个,名称叫做“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

 

商会馆的建设,让厦门的台商有了一个家。


党建促成多方共融共生

厦门市台商协会成立以后,一开始是租一家企业的房子当做办公地点。1994年,第二任会长陈秀雄,把湖里信息大厦里的写字楼无偿奉献出来给协会办公。然而,依旧满足不了协会发展的需要。台商们在想,“有个大一点的‘家’多好”。

于是,在1995年,陈秀雄把建会馆的想法提到协会的议事日程上来,发起了厦门台商会馆的集资建设,大家出钱出力。上报市里后,市委市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也支持这个想法。1997年,市政府为会馆划拨了江头3500多平方米的土地,在建设审批配套等环节上,一路“开绿灯”。2001年9月厦门台商会馆顺利落成,成为大陆首个台商会馆,在厦台商也终于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个“家”,一直留存至今天。

会馆的落成,浓缩了厦门作为两岸经贸“桥梁”和“实验地”的特殊历程,也反映了台商在厦投资的蓬勃发展。1994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地方立法权后,厦门随即出台了祖国大陆第一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市台胞投诉受理中心也随即成立。经市政府多方努力,厦门于同年8月1日正式成为台胞可以落地办证的口岸,方便了台商进出——在厦台商渐渐作别了“过客”心态。如今,台商协会与厦门市各级政府一直有着良好的沟通。

历经近20年发展,厦门台商会馆依然是台湾街上不褪色的一颗明珠。当前,在市委组织部、湖里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江头街道党工委正按照“党建引领、融合共建、发展共赢”的思路,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楼宇企业、台胞台商、社区居民多方共融共生,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共同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厦门台商会馆党群活动中心——“鹭家园”。



厦门台商协会组织召开座谈会,了解学习十九大报告里涉台论述。



台胞李焕政也是台商会馆楼宇台胞主任助理,他告诉记者,在“台味”十足的台商会馆,正是党建引领让台胞、企业、党员等元素深度融合。

在李焕政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台商会馆党群活动中心——“鹭家园”,这里既有楼宇支部、党员的活动阵地“党员之家”,也有展现台商会馆历史、台商成就的“台商之家”,而由楼宇党员参与建设的“党建互动漫游机”,则生动呈现党建知识、惠台政策等要素,在台商会馆中成功“吸粉”。

而在台商会馆党群服务中心里,设置了党建展示区和活动区,插放重要历史事件、展示党建工作成效和党员先进事迹,还有集影视、交流、阅览、培训、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区。以此为平台,台商会馆进一步建立专用QQ群、微信群,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困难党员帮扶、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落到实处。

几十年来,优渥的创业兴业土壤,让一批企业在台商会馆开花结果,有所成就。由此产生的强烈认同感,使得这些企业热衷于回馈社会。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台商会馆里反哺群众、回馈社会风气正在逐渐形成。

位于观音山的新台商协会大楼。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