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两岸加强交流仍是岛内主流民意

来源: 2020-11-13 17:21

从近几次民调结果来看,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两岸交流持积极态度的人数大幅上升,说明两岸和平发展与友好互动仍是台湾岛内的主流民意。图为2019年8月台湾青年参访武汉。


8月22日,台湾“草根影响力文教基金会”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64%的受访者认为台湾应该注重与大陆维持友善关系,仅15%认为应该与大陆“对抗竞争”。

无独有偶,在这之前,旺旺中时的一份最新民调也显示,高达58%的台湾民众认为当前两岸应“加强交流”,其中20—29岁的年轻族群中,更有72%的人认为应加强交流。若再以“政党”进行交叉分析,中立选民中有58.1%认为应加强交流,18.3%认为要减少交流;即便是泛绿选民,也有44.5%认为要加强交流,高于认为要减少交流的39.3%。

民调数据的变化,反映的是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态度的变化,而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民调的变化,又将为两岸关系带来何种影响?两岸该如何去维护接下来的交流与合作?对此,《台海》特邀两岸专家学者,共同解读台湾民调变化背后的内涵与意义。


岛内年轻人:对两岸关系态度从消极转为积极

《台海》:您如何看此次“草根影响力文教基金会”和旺旺中时所做的民调结果?

倪永杰:和岛内某些政客信口雌黄相比,两份民调数据无疑更有说服力。曾几何时,在绿营的操作下,交流与对抗成了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似乎“两岸和平交流”都是大陆“鸭霸”、强加给岛内民众的选项。何者是岛内民意主流?嘈嘈杂杂的谎言说多了,颇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态。但乌云终难遮日,此次调查结果就是一次正本清源。

民进党当局2016年上台后,以代表台湾“主流民意”自居。只披着所谓“维持现状”的遮羞布,绝口不提“九二共识”。每当大陆善意提醒要筑牢两岸交流的政治基础时,台当局就顾左右而言他,拿出“主流民意”来做挡箭牌。且不说沙上筑塔是否可行,单单这个挡箭牌,就有纸糊之嫌。如今,民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已揭穿了民进党这件“皇帝的新衣”。

杨开煌:民调数据可见,在当前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尤其在民粹愈趋激进对立的态势下,台湾主流民意仍是期待两岸加强交流与对话。台湾不同年龄层的民众均普遍认为,交流交往有助两岸增进了解、减少误解、化解对立,维系和平;阻碍两岸交流,既不得民心,也难以奏效。蔡英文若真心重视民意,就应该严肃对待民意的真实表达,而不是继续做不符合事实的曲解。

《台海》:此次民调,显示出台湾年轻人对两岸交流持有积极态度的人数大幅上升,您觉得,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倪永杰:马英九“执政”时期,尽管台湾平均经济增长率约为3%,但普通民众感受最深的薪资涨幅却赶不上物价上涨,实际薪资水平出现倒退,贫富差距也日益扩大,民众普遍不满。与此同时,马英九当局早先过分期待和依赖ECFA为台湾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过度强调大陆的“输血”功能,却忽视台湾自身的产业结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提高台湾的“造血”功能。因此,当ECFA未达预期效果、台湾年轻人又对国民党“政商勾结”的形象日益不满时,推动服贸协议便成为他们发泄不满情绪的导火索。随着“太阳花运动”的持续发酵,对国民党“执政”的不满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对大陆及两岸交往的消极态度。

蔡英文上任以来与大陆经贸交往锐减,反而使台湾年轻人看清问题所在。不管是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还是大力推行“新南向政策”,蔡英文上任后对大陆从主动开放迅速转向刻意回避。但是,台湾年轻人也很快体会到两岸经贸往来锐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新南向政策”的效应尚未显现。但由于两岸官方交流的中断,台湾年轻人无法再把对岸作为经济政策失败的“替罪羊”,反而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与大陆保持良性互动的必要性。此消彼长,使得他们对大陆及两岸关系的态度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

杨开煌:实际上,台湾年轻人对于两岸互动还是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2019年,《远见》杂志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已经有接近六成的90后年轻人表示愿意赴大陆发展,在各年龄层中比例最高,远远高过其他年龄段的群体。由于30岁以上民众工作家庭逐渐稳定,赴大陆发展意愿减弱实属正常,因此90后年轻人对赴大陆发展表现出较强意愿,更加具有指标意义。


深绿势力:对两岸关系的破坏力道仍旧不小

《台海》:岛内民意的变化,对两岸交流有何意义?

倪永杰:当前民意转变说明岛内“反中”“恐中”情绪有所降低,大大压缩了民进党以“大陆打压”操弄岛内民意的空间。同时也改变了两岸原来“越交流、越疏离”的怪状,有利于两岸民众在交流中深化感情和认同。

《台海》;对于岛内民意的变化,大陆方面要怎么做?

倪永杰: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只是适时利用台湾内部的社会矛盾为各自选情服务,既没有能力化解这些矛盾,也没有找到台湾经济发展的出路所在。因此大陆一方面应该隔岸观火,不宜直接卷入岛内社会经济议题纷争;另一方面,大陆应把握两岸经济此消彼长的势头,持续增加对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例如,对台湾民众与企业持续开放,坚持并扩大惠台政策的实施范围和地域,跳过岛内党派纷争,让台湾民众自由选择;同时要在重视传统传播渠道的同时,大力开拓互联网等新兴渠道,用新内容新形式向台湾年轻人介绍大陆的发展与大陆同胞的生活。

《台海》:对于岛内民意的变化,台湾方面要怎么做?

杨开煌:从“执政者”角度说,蔡英文必须认识到,两岸关系就是台湾解决发展问题和内部矛盾的核心问题,这不仅牵涉到台湾产业升级和贸易发展的利益问题,也是台湾统“独”矛盾和蓝绿恶斗的根本原因。蔡英文只有正面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终结“去中国化”的政治操作,才能让台湾社会不至于在无尽的内耗中沉沦,反而可以走出内部争论的僵局,务实处理台湾所要面对的现实困境,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与大陆展开合作。

从民众角度说,台湾民众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不能任由政治人物操弄两岸争议,应该充分展现对两岸关系改善的支持态度,对蔡英文施加实实在在的压力,要求其改弦更张,放弃炒作两岸纠纷来获取政治利益的幻想,从而让两岸关系重回健康发展的正常轨道中来,如此才是造福台湾人民、实现两岸双赢的正确选择。

《台海》:未来两岸交流会遇上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

倪永杰:现今,台湾民意发生了明显变化,岛内民众对大陆好感与认同度上升,敌意下降。显现台湾民众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了新认识,感受到发展两岸关系之于台湾的重要性,普遍希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对两岸和平统一的认知趋于理性、务实。岛内社会对两岸关系有较大期待,这种情况的持续,无疑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深入发展。

但台湾的深绿势力“台独”主张强烈、激进。应该说,蔡英文上台、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疯狂地“去中国化”,推动渐进式“台独”不遗余力,尤其是在文化、教育领域表现更甚。加之美中关系紧张,美国加大打“台湾牌”力度,加强对台湾地区的利用,使得深绿势力倍受鼓舞,认为有美国作靠山,“谋独”的野心、欲望会极度膨胀,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对蔡英文及民进党的施压,要求加大推动“台独”力度。深绿势力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甚大,干预力道不小。

杨开煌:民进党当局为了追求“台独”,挖空心思阻挠两岸经济社会交流,千方百计想要切断两岸情感连结。去年,台湾当局制定“反渗透法”,为两岸交流设置障碍。今年武汉暴发新冠疫情之后,民进党当局又借机污蔑大陆,挑动“民意对撞”,利用疫情图谋“台独”,引入外部势力与大陆对抗,致使两岸关系高度紧张。但民调数据的变化,说明,两岸交流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台独”势力,都不能阻止两岸交流。恰恰相反,在两岸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两岸民众相互交流的愿望反而更加强烈。他们都希望通过交流,缓和紧张形势,找到未来发展道路。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虽然目前台湾年轻人大多支持两岸交流,但当前台湾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台湾年轻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偏离。由于过去长期以来国民党当局推行的“反共”宣传教育,台湾同胞本来对大陆就有一种恐惧、戒备和不信任感。近20年来,加上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不遗余力地攻击、污蔑、丑化大陆“没有民主自由”,通过修改教科书灌输“台独”意识,使得台湾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大陆、对统一、对一国两制,始终有一种疑虑、害怕甚至对立的情绪,年轻一代的中华民族意识、大中国情结越来越淡薄。在民进党蔡英文的误导和打压下,岛内支持统一的力量未升反降。如何利用两岸交流,唤醒台湾年轻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就是未来两岸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