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文化是乡村的魂脉

来源: 2021-04-07 15:41

《艰难的历程——城市化浪潮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一书即将付梓出版, 蒙集美大学乡村文化中心主任戴嘉树不弃,嘱命作序, 感动之余 , 不免惶然。

我本为记者,做研究纯属门外汉。但是,念及嘉树是我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同窗挚友,又念及乡谊,便却之不恭;当然,更使我难以抗命的是被嘉树的精神所感召。

嘉树大学毕业,便进入高校任教,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三十余年,可谓桃李满天下。进入新时代,嘉树在教学繁忙之余,不忘学者本色,挤出时间,带领团队致力于乡村文化的研究,日积月累,主编此书,其辛劳甘苦可想而知。

乡村文化研究文献浩如烟海,想要推陈出新、独辟蹊径,着实不易。然嘉树等仍乐此不疲,必有缘由。读完此书,方恍然大 , 诚如作者所言,“城镇化进程破坏了农村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乡村文化丧失了生存根基与土壤,传统村落萧条、败落,乡村文化传承无以为继,引致乡村记忆危机”,编撰此书是为了向社会提供可靠的史料和研究心得,帮助人们后顾前瞻,洞悉变革,知古鉴今,而“要完成这样的探索,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 需要按照文化传承的规律一步步推进;亦非某一单一力量即可完成,需要理论智慧、施政理念、经济物资和文化持有者合力完成”。

既然这样的探索并非轻而易举,甚至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嘉树等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免让人想起《夸父追日》的故事。尽管夸父追逐太阳以悲剧而告终,但夸父无疑是真正的英雄。他本就知道追上太阳的难度很大,但是他毫不畏惧,坚持到底。

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给嘉树及其团队对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作为一本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专著,不仅需要对中国乡村文化的历史、现状作深人周密的调查研究,而且必须对世界各国、尤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乡村文化的历史发展有所借鉴,才能了解它是怎样走过来,如何走下去。正是出于对乡村文化的挚爱,对中国未来的展望,才使嘉树及其团队坚毅执着地在乡村文化这块沃土耕耘不辍。

乡村文化的研究,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 此书一开篇就对世界城市化与乡土文化的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概述,紧接着便从中国城市化浪潮下乡村文化现状切入,分特征篇、探索篇、成就篇、困境篇等,进行深度解剖;同时,贡献了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既有历史的,又有现代的,既有传承的,又有创新的;末了则着重对中国乡村文化振兴建言献策,在全书中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作为一个以农耕开国的民族,中国的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还形成了一整套有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除了领先世界的精细化、生态化的农耕方式,以及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物外,更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命本源的参悟智慧。也正是由于这种追求和谐稳定安详从容的农耕文明土壤,才孕育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海纳百川”等特质的中国文化。在与天、地、人的交流中,中国先民创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所以说,乡村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质的突破,这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事;但是,毋庸讳言,农村的发展仍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与城市相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最为突出。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还表现在农村的治理水平不足以及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精神文化、道德伦理的式微。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极度短缺,以及全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虚无感和缺少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能力。因而,嘉树及其团队对研究乡村文化便有了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乡村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所见均以单一理论研究为多,能像此书拓展研究空间,将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民俗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的,似不多见。读完全书, 掩卷遐思, 对嘉树及其团队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纯洁性与经世致用的应用性高度统一, 搜集整理出的大量珍贵文献, 钩沉辑佚,着实让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更值得一提的是,嘉树及其团队的努力,充分体现了学者的文化自觉: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学者, 必然对社会命运、祖国前途抱有深切的关怀, 通过自己的学术活动去认识历史、参与现实、创造未来。此书通过对振兴乡村文化全方位、多维度的探索,提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几个着力点:一要聚焦文化民生,着力在创建“有品质”的新乡村上下功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文化小康路上,也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为此,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二要聚焦乡风文明,着力在创建“有风骨”的新乡村上下功夫。乡村文化振兴是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良好风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为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三要聚焦传承保护,着力在创建“有灵魂”的新乡村上下功夫。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把地域文化作为提升内涵的灵魂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让乡村更具魅力。四要聚焦产业发展,着力在创建“有活力”的新乡村上下功夫。我国乡村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县域的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及田园风光都为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牢固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文旅游发展观,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综上所写所记,东拉西扯,言不及义,惟是真情实感尔尔;但愿在今后的岁月里,嘉树及其团队能够在乡村文化守正创新的研究中,有更大成就。是为序。(《艰难的历程——城市化浪潮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发行)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